《<庄子>里的寓言知多少?》陈再明2019.9.15
在《庄子》一书中,″寓言十九″,也就是寄托寓意的言论,占了十分之九。可见,寓言在《庄子》里所占的比例之多。庄子自谓:″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天下》篇)
一、庄子将死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晨辰为珠玑,万物为齑送(赠物)。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黛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黛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列御寇》)
喻: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用不平均的方式来平均,这种平均还是不能平均。
二,或聘于庄子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犧牛(祭祀用的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草、豆),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小牛),其可得守!″(《庄子,列御寇》’)
喻:与其为犧牛,勿宁为孤犊。
宁愿作为小牛,也不愿作为祭祀用的牛。
三,得鱼忘荃
荃者所以在鱼。(用来捕鱼的,得鱼而忘荃;蹄(兔网)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意义),得意而忘言(语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
喻: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怎么能和常忘记所说的话的人,说话呢?
四,一雀适羿
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庖人笼伊,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号五羖大夫)。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庄子,庚桑踅》)
喻: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不利用他的所好而能笼络得住,那是不可能的。
五,大马之捶钧者
大马(大司马)之(走近)捶钩者(捶制钩带的工匠),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丝毫设差错)。大马曰:″子巧与?(你有技巧呢?)有道与?(还是有方法呢?)曰:″臣有守也(我有所守持)。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祖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我能够得捶之用),假不用者也(是因为不心有旁鹜),以长得其用(才能发挥所长),而况乎无所用者乎!(何况无为而不用的呢!)物孰不资焉!(谁不往助他呢!)
喻: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
因不心有旁鹜,才能发挥所长。
六,每下愈况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指出一个地方来)。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怎么这样卑下呢?″曰:″在梯稗(含米的小草)″。″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东敦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本来就没有接触到实质)。正获(官名,市场监督官)之问于监布(屠卒)履稀(大猪的肥瘦)也,每下愈况(愈往下踩便愈明白),汝唯莫必(除非你不肯指明),无乎逃物(道是不离物的)。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喻: 道不离物,无所不在。
道是不离物的,无所不在。
七,阳子之宋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旅舍),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贼。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自以为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犯之!行贤而去自贤之心(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安往而不爱哉!(到哪里会不受喜爱呢!)。(《庄子,山木》)
喻:自我炫耀,美亦不美矣。
美人要是炫耀自己的美,也就不美了。
八,进退中绳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以善于驾车得见鲁庄公),进退中绳(进退往来如绳一般的直),左右旋中规(左右旋转如规一般的圆)。庄公以为文弗过也(画图也不过如此),使人钩而反(要他打一百个转)。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疲困了)。″公密而不应(庄公默不出声。少焉,果散而反(果然疲困而返)。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疲困)。″(《庄子,达生》)
喻:马力竭必败,人力竭亦然。
马力用尽了必然疲困,人力用尽了也是这样。
九,庄子妻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距(正蹲坐着),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和妻子相住一起),长子、老、身死(为你生儿育女,老而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哀伤)!察其死本无生(起初本来就沒有生命的),非徒无生而本无形(没有形体),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没有气息)。
喻:死本无生,非徒无生亦无形、无气。
本来就没有生命,也就无形无气。死了还用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