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近期的几处创新,你有必要了解一下

中秋节当晚,#吴昕演技# #谢娜演技# #王一博老了之后是杜海涛# 等多个话题霸占微博热搜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不是湖南卫视新出的剧集,而是一场全新模式的中秋晚会。

作为献礼中秋的特别节目,湖南卫视的《中秋之夜》告别传统晚会的单一形态,通过当家主持人的联合演绎,用全实景拍摄剧目的形式,“去舞台化”的新玩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高级的视听盛宴。总是走在创新前沿的湖南卫视,这一次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
不过,中秋晚会不是特例,冷眼君注意到,从八月底开始播出的“快乐家族音乐节”已经在《快乐大本营》播出三周。常态节目的系列策划,看的出湖南卫视在内容创新上的持续发力。

不论是22年老牌节目《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音乐节”,还是2019年《中秋之夜》晚会,都呈现出了传统电视媒体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决心。今天,冷眼君就来说说近期湖南卫视的这两处创新。

传统晚会的创新表达
与传统晚会的节目形式完全不同,这次湖南卫视的《中秋之夜》首次离开了大舞台,不再是单纯的歌舞表演,而是由何炅、谢娜等众主持人饰演不同角色,共同演绎不同主题的音乐剧、情景剧。用故事传递正能量,开启弘扬传统文化新模式。

节目以《向月亮许个愿》开篇,围绕“心愿工作室”帮助人们实现心愿的逻辑线,串联起《我的爸爸》《亲爱的朋友》《老汪家的心愿》《时空的心愿》《你好!陌生人》等五个短剧故事。
分别讲述了外卖员爸爸与儿子的奇妙相逢、上班族姐妹花积极面对生活窘境、老人曲折制造纪念日惊喜、年轻夫妇回顾年少美好时光以及陌生人之间互帮互助传递温暖的故事。

聚焦普通劳动工作者,将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投射到剧情中,展现了传递美好的过程,引发全民共情。一改传统晚会的节目模式,通过创意故事表达了中秋团圆的美好祝愿。
故事中不仅有主持人的精彩演绎,还融入了完整的改编歌曲,将源于生活的剧情通过多形式剧目生动演绎出来。每个故事结尾,还用一句温情文案点题,紧扣人心。

除了五个精彩故事外,场景的设计也颠覆传统。既有棚内实景搭建,也有外卖送餐途中、办公室、校园等多处实景外拍。尤其以“心愿工作室”为主场景的视觉设计,展现了高品质的精美舞台。
历时16天的拍摄,从多场景的设计选择、服装道具的搭配再到剧本内容的创作,都经过了反复打磨,最终细节与剧情走向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别出心裁的晚会。

这种提前录制、以剧动人的晚会形式,首次颠覆传统,以完全创新的形态体现出不同电视语言的魅力。通过“实现心愿”的手段构建了一个具有梦幻色彩的童话世界,寄托了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

常态综艺的特殊编排
除了传统晚会之外,老牌节目的创新也一直都是综艺市场持续关注且不停探讨的话题。不论是常态节目中的游戏环节,还是特别企划的表现形态,其实都在贯穿湖南卫视的核心主旨,那就是针对年轻受众强化内容的互动性。
“快乐家族音乐节”作为《快乐大本营》八月底推出的全新企划,连续播放三周,嘉宾阵容强大。不仅有罗志祥、蔡徐坤、毛不易、欧阳娜娜和刘维的加入,更有林俊杰、梁静茹、旅行团乐队助阵参演。

从第一期同台竞争挑选音乐合伙人,到第二期针对表演时长、舞台效果、宣传资源开启争夺战,再到第三期以演唱会的形式呈现惊喜舞台,可以看到这是一次完整的主题策划。既是属于“快乐家族”的音乐挑战,也是22年王牌综艺的创新挑战。
这次非常规的全新企划,打破了原有的节目模式,也重新打造了专属于“音乐节”的节目舞美。策划启动,就是从“制造惊喜”开始。导演组分别将“快乐家族”带到不同生活场景,找来群众演员为主持人们“加油打气”。

前两期通过“歌词版抢数字”“勇敢的大门”等脑力与体力的多种游戏比拼,最后将五组音乐搭档与惊喜助阵嘉宾分为颜值爆表队和实力爆棚队。两队激烈的比拼意在争夺公益资助名额,让更多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第三期的音乐会现场,节目邀请仝卓作为特别推荐人一起协助主持。蔡徐坤与杜海涛组成“苦瓜组合”,虽然在游戏挑战中节节败退,但是二人的合作舞台却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吴昕更是凭借一首《光》颠覆往日“音痴”形象。

最后,林俊杰用一首暖心改编的《啦啦歌》,表达了这档22年老牌综艺一路探索的心路历程。不过,“快乐家族音乐节”并不是唯一策划,据了解,9月中《快乐大本营》还会连续五期推出国庆特别节目系列策划“赞赞我的国”,为“建国70周年”带来特别献礼。
归根结底,《快乐大本营》还是在打破常态节目习惯的制作思路,逐渐向主题化和季播化方向演进。音乐节的策划虽然有《无限歌谣祭》的影子,但是整体呈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冷眼君也很期待之后的节目能有更多原创的主题特辑。

用创新重塑电视语言
的确,湖南卫视总能通过节目形态的创新给观众带来无限惊喜。王牌主持人自带话题属性,连同节目内容一起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结合湖南卫视这两次的创新,冷眼君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强互动性不可缺少。游戏挑战的参与者既是艺人嘉宾,也是节目观众。场景与规则的设计都需要尽可能的贴合现代生活,寻找情感共鸣。用增强观众记忆点,来锁住年轻族群的受众目标。

二还是内容的独创性依旧是难点。尽管《中秋之夜》的故事主题正能量满满,但是外卖员艰辛工作、年轻人的职场困境、老人制造惊喜的窘境等桥段依旧不够新鲜,观众早已在不少喜剧作品中看过类似作品。
而快乐家族音乐节的形式也不并不是完全的新形态,剥去音乐舞台的外壳,本质上与常态节目没有太大差异。挑选合作艺人、比拼争夺胜利、最后呈现舞台,同样的路数和常规的环节只是换在更大的舞台上呈现。

三,人物的能动性是观众的期待。任何一档节目不是导演组单方面努力创新的成果,更依靠的是参演嘉宾的能动性。老牌综艺也好,创新晚会也罢,能留住观众的可能还是与时俱进的“人”。几十年过去,语言表达、节奏控场、临时反应、制造笑果,都需要在节目中同样“创新”。
在优质内容层出不穷的综艺市场里,要想赢取观众,不能光靠游戏环节、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还是具有粉丝基础的“人”。对于节目观众来说,他们真正期待的,可能还是能够与自己一同成长起来的“主持人”。

《快乐大本营》陪伴观众走过22年,也将自我革新、不断探索的向前走下去。《中秋之夜》的尝试,让观众了解到传统晚会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有湖南卫视的大胆创新,我们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节目形态,国内的综艺市场才能打造出丰富电视语言的创新阵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