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士随访 | 医者仁心 2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举办的冷餐会上,为患者免费检查,患者被董博士暖心的语言和关怀感动流泪。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能扶摔倒的老人!”
“走自己的路,不关心他人怎么的!”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媒体上你是不是也看到了这样的报道?
也许你不在意,因为你非常幸运还没有遇到事情;也许你感同身受,因为你或周边人有一次遭遇或体验。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让这个社会变得冷漠、无助,社会良性生态遭到破坏,你说有没有?
当人人都在“自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董安立博士反其道而行之,他却是热心地给他人以帮助和保护。
01、我来负责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上,为患者免费治疗脊椎
某天,董博士在匆匆上班途中,一位身怀六甲的女士同时路过董博士诊所所在的医院旁边,赶巧了,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女士突然倒在地上,董博士的余光发现了她,他毫不犹豫地上前救助,一面急救一面喊人把这位女士送到医院里去。
这时,有人提议董博士叫120或报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董博士一听就火了,大声喊道:“没看到医院就在这儿吗?人都晕倒了不送医院还能干什么?时间就是生命!你们都不要管,我来负责!”
他让人赶快去找来急诊科的医生,正好急诊值班的那位女医生很知深,技术活儿好,责任心也强,她二话没有说就和董博士一起迅速地把患者推进了医院进行了治疗。
在这两位医生的救急下,女患者转危为安!
02、别急,慢慢来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上,耐心为患者讲解脊椎问题
在董安立博士的脊椎矫正科,经常遇到被别的医院拒绝治疗的患者来这里诊疗。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患者没什么钱,二来患者多数得的是“疑难杂症”,三来患者多多少少有些精神紧张,显得急躁、絮叨、非理性。
甚至,有的人还点名要董博士亲自治疗,否则就不干。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上,给患者科普脊椎知识
面对的各种问题、各种状态,董博士不是把患者往外推,而是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他总是和颜悦色不紧不慢地跟患者聊病因、拉家常,举浅显的例子讲深刻的道理,这样缓解患者的情绪,更关键的是董博士的治疗医术那真叫一个“手到病除”,见效明显啊,因此很快就获得了患者的信任。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为高龄患者矫正脊椎,下手准、快、稳
一般来说,这样的患者董博士需要用10-30分钟的时间来安抚,然后就是3分钟的矫正治疗。
倾听、劝说,给患者倾诉的时间,为患者着想,建立真正良好、平等的医患关系,最后,患者的病情控制住了,还跟董博士交上了朋友。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安慰脊椎问题严重的患者,并承诺治好她的病
董博士心里也美滋滋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大家都称赞董博士不仅是脊椎权威,而且被誉为“心理博士”、“心理医生”。
在董博士的影响下,张俊峰医生、罗霄医生也成为颇受欢迎的“心理医生”。
03、 医者,担当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上,耐心为患者讲解脊椎问题
董博士常常说:“患者没有病,找你们医生干嘛?”
患者把自己的一切包括隐私、生命都交给医生,就是相信我们医生能治好他的病,我们就要有作为,要有担当。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解除患者的疑虑和痛苦,这才叫医生!
什么是担当?
担当,指的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现场,有限的条件下,认真去看患者的x光片,找出患者脊椎问题,并为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份职业操守,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医者坚守内心的底线,维护医者的尊严。
同时,患者也要理解医者的不易。
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每个个体都不尽相同,我们的医学还没有发展到把人体研究透彻的地步,医生只是具有某些技术的人,而不是神!

【特别说明】董博士在企鹅诊所冷餐会上,扶着姗姗来迟的患者入座
医生的担当、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者和患者共同塑造出来的。
愿我们的医生和患者都能相互理解,相互担当,让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