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治病不一定会育儿
医生会治病不一定会育儿
其实在我们临床中有很多妈妈都是学医出身的,有学西医的、有学中医的。有的就是护士,但是他们的孩子依然在生病。而且有的孩子是月月生病,那家里人就会讲,你妈妈是学医的,所以我们要听她的。有时候我们就很奇怪,这个孩子为什么越来越爱生病呢?我当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说医生会治病但不一定会育儿。当孩子生病了到医院去,妈妈可能会按照他的症状选择争取的药物来给他治疗。这次病好了,那么下次又生病了。我想这个妈妈也不一定知道原因,因为这是育儿的问题。
妈妈虽然是学医的,但是在上大学的这几年里。没有人教她怎么去育儿啊!只教给他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去查化验单,如果是细菌感染,我们可以吃一些消炎的药(例如头孢)。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可以吃一些利巴韦林,要是过敏,我们可以吃一些抗过敏的药。没有人去告诉他如何去育儿?怎么去育儿?怎么育儿才能不生病?所以你家里就不要以为你这个妈妈是学医的,她就能治疗好所有孩子的病,如何让孩子不生病。
在这里我想分享,这个问题出在哪呢?这也是我们邦尼康这些年一直走的路,不管中医也罢、西医也罢。不管什么治疗方法,包括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很多(刮痧、拔罐、艾灸),包括现在我们一直在从事的小儿推拿。其实都有治病的能力,而且效果也都不错。包括我们这些同行,小儿推拿的同行,他们其实一点辨证都不懂,就会几种手法,但好像也能把感冒咳嗽给推拿。这也是事实存在的!
但是我们这几年我们走的是什么路?治病的技术千千万,治病的医者千千万。可是我们每天看到大量的病人涌进医院、涌进推拿馆、涌进诊所,是不是我们要思劳?为什么现在生病的孩子这么多?从这一点来说不正常!
所以说当我们刚开始开小儿推拿的时候,我们的定位就是探求疾病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生病了?后来我们发现是育儿出问题了,医生在医学里学习的是治疗的知识。在这里我们想普及的是育儿知识! 医生不一定会懂,因为没有人教他。
那就那我们最近调的小糖果的案例来说吧!小糖果的妈妈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家人也非常听她的。妈妈也很苦恼,自孩子月月生病。
在我们给孩子调理的时候就和妈妈沟通,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爱吃肉,宝宝胃口好,所以家里人就特别爱给吃肉。不仅爱吃肉,鸡蛋牛奶都吃得比较多。所以他每一次生病,送到医院打针,妈妈用的药没有错,可是在护理上又把蛋、牛奶吃上了。这种高热量的荤腻的食物会加重孩子的脾胃负担,在恢复期间加重脾胃负担的结果就是孩子又再一次弱了。再一次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
1、再一个变天,明显的九月份一变天的时候我们的客户量就很多。就是因为季节变化导致脾胃弱的孩子就受影响了! 后来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孩子食物过敏或者食物不耐受,检查以后发现这个孩子牛奶鸡蛋严重的不耐受。经过食物规避以后,孩子的病情好多了。妈妈也很感激我们!
2、再一个我们发现这个孩子是每天都洗澡,我就讲着不对吧,第一个天气变天的时候不适合洗澡,太冷的天气也不能洗澡,刚运动玩以后也不能洗澡, 因为毛孔是开放的。洗澡以后水汽、寒气都容易进来!增加了感冒的机会!
那就说人家广东人每天都冲凉呢!一定要记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每天冲凉大量的出汗、天热。可是我们的孩子也出汗但是天凉啊!擦擦就好了,当然这个妈妈非常听话。家里人非常配合!自从我们说了以后就一周洗一次,那孩子的感冒机会就少了,是不是生病就少了?
3、还发现这个孩子阳光下的运动太少了,万物生长靠太阳。你们的孩子晒不了太阳、淋不了雨就是温室里的那棵草,不够强壮经受不了风吹草长。
就像小艾瑞克唱的,背上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刮。唱的很好,现在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下踩雨、刮着风迎风、去玩沙子、滚草坪。脏得很,你越不让他经受风雨的吹打,这种孩子就容易病。
另外现在我们学医的妈妈太爱干净了,每天洗手多少遍?擦多少遍桌子?扫多少遍地?手可能摸一下嘴巴,就说脏得很!所以你想你越是生活在赶紧的环境中,孩子的提抗能力就差。大家都知道卖水果、买菜的孩子不生病?流浪人的孩子不生病?那为什么咱们家的孩子就生病呢?太干净了,这些是不是都是育儿的错误呢?
什么多吃肉有营养,多和牛奶有营养,一顿饭要吃4两肉。我说你听谁说的?你把4两肉炒成一盘菜看看有多少,这都是育儿路上出了问题。
古代人就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也许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那我们医生妈妈她们虽然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但是没有育儿经验。所以今天不管你是普通的妈妈还是医生妈妈,还是普通的爸爸。那我可以肯定,你有治病的技术和能力,但是真的不一定有育儿的经验。所以希望育儿的生活多向老人学习一下!让孩子走出去,让孩子接受风雨的锤炼。我想你的孩子就不一定会生病了,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路。 探求疾病背后的真相远远比治疗疾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