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女士》:这部电影以对抗我们的方式打动了我们

斯特女士 Frau Stern
导演: 阿纳托尔·舒斯特
编剧: 阿纳托尔·舒斯特
主演: 皮特·布科夫斯基 / Katharina Leonore Goebel / Gina Haller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片长: 79分钟(德国)
作者 黑犬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深焦第二届影评大赛的登场人物, 打算在568秒之内跑过卢浮宫,还没有开始练跑步
编辑 parallel
纵观近年来的电影,4:3的画幅已经很少见了。这个画幅似乎代表着一种对古典时代的追怀,但《斯特女士》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乐意怀旧的人,相反,她与年轻人厮混。在这部千禧年后的德国电影中,斯特女士的身份是:高龄者,女性,犹太幸存者。但在导演有意 “轻描淡写” 的手法下,哪一个标签都不能定义她。
导演塑造了一个行动有悖于九十岁高龄老人的女性形象,她不渴望生命,反而试图自杀;她不按照年轻人对年长者 “行将就木” 的幻想活着,依然精神矍铄、机警。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导演拨开许多电影千篇一律地描述老人痛苦的陈腔,将自己对高龄女性的想象投射在了斯特女士身上,并尝试着打破观众对她们的刻板印象。

女性电影在诞生时,有关它的定义便存在争论,有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它虽然冠以“女性”电影之名,但它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关于女性的,更不一定是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女性导演的身份来表现女性角色,最终却与男性视野下的情感文本共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它要求女性形象不再是传统电影中的符号。在电影史上,也有不少男性导演曾塑造出充满灵魂的女性形象。如成濑巳喜男、木下惠介、费里尼等。当男性导演去拍摄女性时,他们不免会被放入 “看与被看” 的范围中讨论。
毕竟在男权社会,女性是被凝视、被拯救的客体。倘若男导演要摆脱将女性视为他者的指控,就必须在电影中为女性找到主体性,让她们从观赏对象的位置中挣脱出来。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要求“从她们的言说中去寻找、辨别被历史所掩盖、所压抑的女性生存只真”。《斯特女士》的导演阿纳托尔·舒斯特决定用影像替换言说,去丰富一名女性的血肉,沉潜入她的生活,再现她的心灵影像。换言之,为她找到主体性。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女性电影不再一味的运用实验手法造成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割裂,导演们以更温和的方式来寻找女性的话语权。当创作手段绕开了极端、先锋等词汇,创作者们才得以回看他们的人物,把注意力从 “形” 转移到 “心” 上。我们可以发现,较之其它类别的电影,女性电影更加重视写意手段。女性内心的感触被导演们以各种细腻的方式展现、放大,他们将不可见之物以声与画之形显现出来,力求刻画情绪,令观众感电影人物之所感。
《斯特女士》也是一部以情绪为先的电影,它并未有多少跌宕起伏的叙事线安排,不为追求剧情方面的快感。它的情绪讲求一种缓慢的浸润,令观众与主角相互磨合、贴近。如果说观看那些刺激感官的电影是观众与电影共同经历的一场冒险,那么观看《斯特女士》这类电影则是观众与电影一起生活。导演的落点在轻盈上,他的故事并没有厚重的情感涂抹(他镜头下的女主人不向观众讨取怜悯,相反,观众为其献上敬佩)。且他在电影里插入了表现女性幻觉的抒情手段,外化了斯特女士的心理,这一方式令这部电影拥有了更加薄透的质感。

在《斯特女士》里,老年女性面部的特写占了一定的比重。这也是导演用以营造情绪的方式。这部电影中的特写和它不靠呼号病痛来博取同情一样,老年人的面部纹路不被视为一种老年的标志被凸显,好似年龄是一种勋章,而获得者不炫示她的荣耀。面部的褶皱,仅是树的年轮而已。女主角不愿夸耀自己,更多的时候,尤其是面对镜头时,她沉默。
在特写的放大效果中,女演员不依靠语言诉说,依靠表情诉说。配合着画面的变焦,人物在大光圈拍摄出的背景中被 “剥离” 出来,成为一个独一的个体,身外的世界从此只是被虚化的边缘。与其说这些特写是为了观众更贴近地观看斯特女士,不如说电影中充斥的饱满的特写是为了观众能更好地感受、倾听斯特女士——尽管她在镜头中无言。此时,影像成为了德勒兹所说的一种 “质性”、一种感觉,它代表的不再是叙事本体,也不是一种 “语言材料”,它本可以用于表述,却未选择献身于表述。

上文已经提及,斯特女士剑走偏锋的形象是导演对其标签的有意反抗,其实在导演给出的特写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她特立独行的叛逆。在斯特女士寻到了枪支后,她多次握着枪支与观众对视——枪口朝向银幕之外,我们就这样成为了她的俘虏。首先,“对视”这一打破第四堵墙的姿势扭转了观众与主角间的权利关系,这意味着观众在看的同时也在被看。其次,斯特女士举枪的动作难道不正代表着她的反抗?对作为被观看者的反抗。
她不愿意在观众目光的围猎中只做一个被囚禁者,而能令她达成死亡愿望的枪支改变了她与观众的天平关系,她不再 “受制” 于观众,仿佛只要她一声令下,观众就可以受她摆布。她举枪对抗着观众,即她举枪对抗着世界,银幕恰好划分出了敌我的界限。而斯特女士以对抗我们的方式打动了我们。
© 本文版权归 深焦DeepFoc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深焦DeepFocu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电影手册》年度第一,是部情色片 (35人喜欢)
- 《花样年华》2025版值不值得看? (77人喜欢)
- 30岁入围戛纳的4个新导演,想要对资本霸权说不! (29人喜欢)
- 癌症晚期是否要选择自杀?阿莫多瓦这次聊的很深入 (34人喜欢)
- 是他,重新定义了三角恋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