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1--人生的上升与下降
人生有虽浮沉,但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要不辜负她赋予我们的富足和自由,发现自己
上升:时代红利
在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总认为,在我们的行业里,在我们的平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薪酬与职级的增长,是肯定的。
在那个时候,从概率上将,这个“肯定”,几乎大概率是对的,毕竟,大环境上,经济发展良好,互联网环境上,市场规模成长也迅速,这个时候,新经济作为一个发动机,把这个行业中的人,都快速往前推动。
从而,基本上,只要肯努力,不需要特别的出色,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行业中的大平台上,获得比其他行业同龄人更高速的增长。
其中,个人的努力,我不能说没有影响,但是,时代红利带来的影响,要远比个人的努力重要得多,时势造英雄,时势是最终要的前提。
我总会记住母亲和我说过的情景:那个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努力,是全社会的人都几乎找不到好的工作,每天努力工作,也就只能够大概填饱肚子。
而在今天,填饱肚子这件事情,几乎没有人会去考虑了,生存已经成了整个社会的基础,大家奋斗的,是在此基础上,能够自由地生活。
所以,每当老一辈听到我们对他们说自己是白手起家,努力奋斗发展起来的,总会感到一丝苦涩,他们并不是不想奋斗,而是奋斗成功的概率太小,而我们也不是白手起家,而是前面的一辈人勤勤恳恳,建设国家,并且把时代红利交到了我们的手中。
越多地想到这其中的种种关联,就越感恩,感恩父母能够看清楚教育的力量,通过自己有限的教育背景,让我们这一代能够在社会上称为教育水平较高的一类人,从而享受到时代红利,获得良好的生活条件。
下降:能力通胀
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念头,在近期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薪酬与职级,并不是一直增长的,甚至不是一旦上去就能固定住的。
事实证明,在经济放缓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在竞争特别激烈的领域,这种发生会来的更加快速而剧烈。
升上某一个职级,就能固定拿到对应的薪酬,也不会再担心会有下降的风险,这种状况,在互联网上升期,确实持续了很久,导致给从业者带来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觉得这是一个行业规则。
然而,这并不是行业规则,所有的行业规则,都需要适应市场变化,规则之所有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只能说明,市场的趋势也持续了很长时间。
19年被称为寒冬,特别是互联网的寒冬,其实已经可以看到,上述行业规则就被打破了,人才优化导致的人才流动,使得人才在被动的流动过程中,被重新估值,薪酬和职级下降,都还算好的。
重新估值,并不仅仅谈一个offer这么简单,而是一次重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平衡,站到市场的中央,站到雇主的角度,看看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就会发现,个人能力在几年中,已经出现了不小的通胀。
同样的技能(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几年前是炙手可热的技能,在当前,只能算是入门券级别的技能,而刚毕业的很多学生,也都能够达到大致可用的程度,公司也不需要那么多拥有多一点技能的高职级员工。
这种能力通胀,带来的问题就是,薪酬的降低,职级的降低,自我期许的降低,自我与现实的妥协,重新认识市场,认识自己。
其他行业了解不多,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从业6-8年,应该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些通胀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
激情:自我觉醒
对于工作的期许,如果说在前几年,还能够通过薪酬和职级等方面的因素来判断,那么,在如今快速变化而每个人都不得不随着社会和市场翻滚的时代中,或许,要能够坚持住,要能够发挥个人的优势,就必须真真实实地去面对一个问题:除了钱,除了title,工作中自己最想获得的是什么?
当钱和title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个人对工作的期许,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来自于工作中的乐趣,来自于从工作中学习到自己喜欢的知识,发挥出自己擅长的能力,体会到自己完成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最终,这一切驱动着自己长期钻研和练习,称为一个具有独特优势的工作者。
7年前,欧阳在与我的离职谈话中,只强调了一点,那就是,选择一个行业,必须首先是自己对这个行业,这些工作有激情。
在时间看起来不足以让我想清楚究竟是什么行业或者工作能够保持个人激情之前,我就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了,很多人也是这样,在行业中,检验自己是否合适,是否有激情。
不得不说,激情是有的,但是并不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还不错的谋生手段,一个还不错的有点兴趣的发展方向,就这样,说好的3年后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这个行业,专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
然而,很现实的是,3年以后又3年,眨眼间6年过去了,不愠不火的状态,仍然保持着,激情渐渐消退。
这种反思和回望,不得不令自己心寒,在时代的沉浮中,特别是在危机时刻,最需要的是打心底迸发出来的激情和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坚持。
无论是正好赶上了红利爆发的年代,还是进入了能力通胀的年代,唯有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才是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才是自由生活的目的。
自由地发展自己,不辜负时代提供的便利条件,才是应该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