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圳敏捷之旅十周年大会
2019年深圳敏捷之旅十周年大会
一年一次的深圳敏捷之旅分享会又来了,9点钟开始,我提前20分钟进场,前4排已经坐满占满了位置,巧遇了同事,我们坐到了第五排,上午的会场大概有15排这样,像我这种近视眼+散光坐后面肯定看不到,乖乖找前排位置坐好。
上午的三位大咖分享让我对敏捷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1. 熊节老师《以史为鉴,吐槽中国IT业二十年怪现状》:他的分享主要针对开发人员自我素质提升,主要还是练基本功,当中他一直在提极限编程和TDD,我想我又得找书多多学习了,还有他翻译的《重构》这本书,看看能不能找个电子版的看一下,虽然说里面的代码看不懂,但是还是可以了解一下的,同时他还出了一本《敏捷中国史话》;
2. 桥梁老师《10倍速原则对工程生产力建设的方向性影响》:用模仿的例子来比喻十倍速原则,主要从流程、工具、工程素养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解,讲的持续交付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中午兴奋地买了他一本签名书;
3. 阿里张燎原老师《从持续交付到业务创新—一切不以达成业务目标为目的的持续交付都是耍流氓》:用大量的数据来证明持续交付团队的变化,湖水岩石的比喻让我印象深刻;批量交付到只持续交付的双环图;
下午场(参加了第二分会场):
1. 下午陈军《DevOps转型的那些坑》:越痛苦的事情,越要经常做,让代码流动起来,并快速获得反馈;度量指标尽量是自然产生,不要人工可以制造,不建议与考核挂钩;
2. 百度王一男老师《百度工程能力提升之道》:从人、技、法、数据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讲解,人(招聘优秀工程师、建立工程师文化,百度有一个码神营,还提到了Google公司的开发人员入职第一天就能提交代码上生产)、技(?)、法(主要讲了平台治理以及开源,推荐了百度方法+和百度工程能力白皮书)、数据(工程师人物画像、工程师能力地图、平台化指数以及开源贡献度);同时还展示了百度的实践数据;同时还讲了Google内部有个Readability证书,Reviewer里面必须包含拥有Readability证书的人,并且需要持有这个证书的人通过了才能提交代码;
3. 华为姚冬老师《华为大规模团队在云原生时代的DevOps实践探索》:很多理论内容,但是由于声音太小,吸收的内容不多;
4.腾讯李悦《腾讯文档DevOps实践探索》:主要从组织机制、部署流水线、自动化测试去阐述DevOps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