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 穷人之子的逆袭
好书热卖

《英国近代早期传记名篇》
作者:[英]乔治·卡文迪什/[英]艾萨克·沃尔顿
译者:王宪生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启真馆
丛书:西方传记经典
作者简介
乔治·卡文迪什(George Cavendish,约1500—1561/1562)是英国近代第一位重要的传记作家,也是第一个转变观念、不再局限于为圣徒和君主立传的人。他出身名门,父亲是英格兰财政部官员,卡文迪什年轻时就当上了沃尔西(Thomas Wolsey,约1475-1530)最贴身的礼宾官,后来一直服侍沃尔西,直到他去世。
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1593—1683),英国著名作家,著有多种传记,笔调雅洁可赏。60岁出版《钓客清话》,此书成为垂钓者的“圣经”,风行数百年不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两位作家所写的人物传记合集。卡文迪什的《沃尔西传》生动地描写了曾经位极人臣的沃尔西一生的荣辱沉浮,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英格兰强大的王权和微妙的政教关系。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再现了诸多历史场景,亦使此传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
《沃尔顿传记集》包含了五位 政教名人的传记,传主均博学而虔诚,更是道德方面的楷模。作者为其立传,具有为社会树立榜样,引领风尚之意。这些传记语言简洁明快,人物性格鲜明,堪称短篇传记的典范。
早年经历
枢机主教沃尔西一度担任约克大主教,是个诚实的穷人之子,出生于萨福克郡的伊普斯威奇。
他从小就好学,因此其父母或好友、老师就把他送到牛津大学,在那里学习非常突出(他亲口对我说的),人称“童学士”,十五岁就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这是非常罕见的事。由于其学识不断增长,他成为莫德林学院的特别研究生,后来由于其学识而被任命为教师。
这时,多塞特侯爵大人有三个儿子在他那个学校里,侯爵委托他既要教几个儿子学习知识,也要教他们向善。有一年圣诞节前,侯爵派人把几个儿子和老师都叫到他家里,请他们一起聚餐。大家到齐之后,父亲发现几个儿子学习很好,感到很满意。当时他掌管的一个圣职出现了空缺,侯爵就在圣诞节过后老师要回学校时把它给了老师,作为对老师教学勤奋的奖励。
得到这份礼物之后,他到宗教法官那里去办就职手续。从法官手里拿到所有必要的证件之后,他一点时间也没有耽搁,直接到那个教区就职。
他在这个教区的时候,住在附近乡村的一个骑士埃米亚斯·波利特爵士利用一次机会冲他发火,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是,先生,恕我直言,他竟然一高兴把这位老师头朝下竖了起来。
后来这件事既没有被遗忘,也没有得到原谅。老师登上英格兰大法官的宝座以后,并没有忘记波利特先生当年给他带来的不快,于是就派人把波利特叫来,对他说了很多难听话,命他到枢密院里候旨,未经允许不得离开,否则将让他受到折磨和处罚。
他继续留在中殿律师学院,大约有五六年甚至更长,住在临近街道的门房里,他把房子改建得很豪华,外面装饰有枢机主教的帽子、纹章、徽章等标志,还有其他很多东西,看起来富丽堂皇,想以此平息以前的不快。
这可以成为掌权者的一个范例,让他们记住权力会导致腐败,掌权人有时候会一意孤行,惩罚人凭的是意愿而不是公正。而被惩罚者虽然出身低贱,但后来可能成为达官显贵,将来会对以前所受到的委屈进行报复。埃米亚斯· 波利特爵士惩罚这个穷学者的时候,只知道他身份低微,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他能当上英格兰大法官?这就是天主和命运的杰作。所以,我希望所有的达官显贵,在春风得意时要记住并敬畏天主,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掂量一下,你们的权力不是永久的,而是会削弱和消亡的,君主会随意改变你们的命运。
一切生命都要偿还自然的债务,世人谁都无法违抗,侯爵大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侯爵死后,这位老师想到自己不过是个享有圣俸的小人物,失去了他在学院里的董事职务(据我了解,学院董事一旦获得晋升担任圣职,依照学院章程就要被解除董事职务),又失去了唯一的好主人,觉得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其他的帮助和支柱,没有人再为他遮风挡雨了,他最近已经遭受到风雨的袭击。
他在辛勤工作期间,认识了约翰· 南范特爵士,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年长骑士,此人在国王亨利七世治下的加来担任一个要职。他为这位骑士效力,表现得细心、公正,很受这位主子的器重。他机智、稳重、正直,骑士就把他所有的公务都交给这位专职牧师处理。据我了解,这一公务就是担任加来司库。骑士自觉年老,就卸下职务,又回到英格兰,打算过清静日子。
专职牧师一直辛勤努力,再加上骑士的厚爱,被晋升到国王身边效力,担任王室小礼拜堂神父。安顿下来以后他是如何做的,我要谈一谈。
本文节选自《英国近代早期传记名篇》
—END—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