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坚持与一瞬放弃

还记得在惨绿时代,某部台湾偶像剧正流行的那一年,身边女生们几乎都将座右改成换成了「永不言弃!」字后要紧缀叹号,让气球似的圆点托住一根筋的执拗,直向天上飘。正是亟需激励的毕业季,不言放弃便成了一往无前的青春岁月惟留的遗碑,指引迷信热血故事的少男少女:要他们攥紧手中梦或爱的代币,朝命运的老虎机狂奔而去,花光筹码——赢下未来或者得到废墟。
用这四字箴言打气,燃烧过几多心火已不可计,遗憾的是许多年过去,从未听闻有人因此成为传奇。四年后我坐在高中复读教室,对命运的安慰奖谈不上多感激,也无念计数别人的胜率。
夏风南来如旧,课间靠在半扇后窗游目向外:操场上奔逐的少年少女都身影浮金,堆在眼角似要被夕阳一点点烧光,却不会留下灰烬。
谁不曾烧光自己又步履未歇地走入过黑夜?补习班上每个人都夜行已久,对自己身临断崖的厄境再清楚不过,握笔就如握着一根救命绳索,也不管绳段尽头是谁的手,只等有人来救。
但我猜 D 就不作此想。
仿佛随风摆荡的绳索不值得浪费精力,他只需要接住直升机抛下的绳梯。作为常驻学校成绩榜首的学霸,一心报考北大无奈学运不佳:初次高考分数几近录取线;第二年只收到本省最高学府的通知书;直到我们成为同窗的第三回高考,分数依然只减不升,确知与梦想交臂失之的 D 终在班主任劝说下填报别所京校。
不是没有想过第四试。同学会上曾有人分享八卦:填志愿那天老师问「要是下次考得还不如这次,你又等下一年吗?」酡色面颊的班主任劝「能走就走吧。」D 瞬时沉默,无言回他。赌注总是随时间而胀大,坚持的成本也从骄傲提价到青春,中间空流一段如水而逝的时光,真让人怕烧空青山不见柴。
/ 一个人攒足勇气同命运争辩的方式,将是打碎自己 /
即便不算不数你也能感受得到,曾说着不会放弃的我们走到不时放弃的当下才用了多久时间。如果为此刻的自己画像,最好先画那双迷惘眼睛,最后是半抿的唇线,细缝中读出唇语:我想要一切,除了我不想要的东西。
因此你会想到——去考研吧,尽管心无此志,别太早当上班族就好;换个不用朝九晚五的工作,虽然冒险了些,也好过做一颗望尽人生的螺钉;到更大的城市去,哪怕未能接受分离、孤独、挫败,而长年傍身的是忍耐、漂泊、思乡;坚持梦想与爱情,反正到头来不是血就是蜜,一样可以吞落肚里。
越想得到就越是失去,越是坚持就越挣扎,太多摇摆不定将人困在现实墙内打转,此生自断的瞬间和需要舍弃的东西堆山积海,阻隔你远望的视线:看到了吗?难以坚持又不肯放弃,这个泥沼的名字就叫生活。
如有时间加持,你挣扎的样子会凝成泥塑,被用来展示活着的意义。但没人愿做女娲的玩具,被过成泥潭的生活亦是可以抛弃的生活:一个人攒足勇气同命运争辩的方式,将是打碎自己的过去。当你彻底打碎过去,也就能真切地承认:放弃也是极其重要的生命经验。即便它的意义之一,是让坚持不再有意义。
对于经年坚持却不敌命运乖舛的当事者来说,这场心旅很容易被描述成咬牙独行的狼狈经历。不可即的未来如磨盘沉重,围着它往复转圈就当是一场奋斗,也不知游走体内的是肾上腺素或麻醉剂。有时坚持亦如失格银行,虽然存满有关希望的储蓄,但无法逐一与岁月对账,只等现实来宣告破产消息。
不知为何,放弃似乎天然带有悲剧宿命的影子,词组前的高频定语是「不得不」,紧跟的下句常常是「未竞」。无论是爱情、工作、梦想,或是朋友、感情、家乡,都可以和它放在一起,写出一个令人心痛的句子。
有个逢赌必赢的命题:这颗星球上的每个人都曾放弃过什么东西,有些是一生所念,有些则不值一提。放弃是对过往付出的割裂,像往事拍卖会上一个心虚的举牌人,因为渴望而浑身颤抖,甚至无法守住这场交易的秘密。
这秘密就是:放弃能检验一个人内心真正的价值取向,减去自己所放弃的一切,剩下的就是生命之重量。
/ 这一瞬的放弃,需要漫长的坚持 /
你大概自问过千万遍了——为什么还在坚持?你也一定无数次自答:因为仍对回报充满期待。
懂得坚持的人,骨子里相信汗水和泪水的永不背叛,心中自有春华秋实的路要走。但时代和环境用命运作托辞,令你在迷雾中步履维艰,因此你没去想还要走多远的路,一心只想已经走了多远的路。
回望来时路的人往往最易感慨,走过的路都是翻越时间而消耗的生命碎片,行走时无暇顾及,停下来才觉得可惜。既然看不见前途,现在换一条路走会不会好些?所以你会暗问自己:为什么不选择放弃?
相比于坚持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放弃的成本却一再降低:生活中每一回碰壁,都成为在失意记录薄上「正」字的一笔,对于人生轨迹的行进方向似乎没有决定性意义,何况可以喊停的自由远好过被生活挟持。得益于现代文明的进阶,加之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大众得以用更宽容的眼光看待每一种选择的价值。
能说出放弃二字而令人震惊,恰恰是那些经历了长久坚持的人。喝了三天蔬菜汤便宣布放弃减肥就不见得有多认真,同样,跑了五百米就叫嚷放弃马拉松也不会让人觉得多惋惜。坚持过的人更有资格说放弃——尝过断舍的悲,离弃的苦,人生才能由酒入药。
当然,放弃并非人生解药。真的放弃过你就会知道,没有人看好半途而废,放弃即不智就印在流传千年的典籍上规训后人,契而不舍与契而舍之的换算是由金到木。
甚至不需言古,这话放在今时也是一面人人可敲的响锣。而我至今听过最响的啰音,是 2016 年日剧《重版出来》里的一段戏。讲青年画家沼田渡用二十年「不曾一战,虚度至今」的岁月来找到自己,解脱自己的故事。
在他和老师三藏山龙对酌,粹心也摧心的一刻,沼田渡涩笑着自评半生:「我四十岁了,距离二十岁已经过了成倍的时间。在这成倍的时间里,我不曾一战,虚度至今。想着总有一天会被人所理解,总有一天能碰到好的编辑,总有一天会被大家所认可,总有一天...日复一日,放弃努力放弃拼搏地走到了现在。我曾经对上班族的同学自以为是的说过:创作就是要这样,创作者也只有这样才配被称为创作者。追逐梦想的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我曾一直这样希望。在以漫画家为目标奋斗的这段日子里,我活得与别人不同,我想活得与别人不同。」
老师便佝着背,神色不变地读他眼睛:「终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了啊。」
/对任何有关价值的提问,都该缄默 /
试想,走过全途无功而返和行至半途发觉迷路,哪一桩才是千古凄凉?从某个角度来说,坚持是由时光写就的路,但落笔的手却不由自己。人生是下笔无回的字,生命玄学不就是把坚持炼成智慧,做可负一生的行囊而不是遇之不避的南墙?
况,除生死,大概没有另一种情绪比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抉择更为剧烈了。如果说坚持是日常相加,那放弃就是心灵减法:没有人真的想知道,镜子对面那个人将以怎样故事收场。长久地自我怀疑,或者提前看到自身局限,哪个是你想要的?你问嘴唇紧闭的镜中人。
人在岁月中的唯一工作就是雕刻自己,时光积尘越深,越容易遮掩原本轮廓,每日都在自我重复中度过——该由谁来叫破神魂?漏尽点滴你才知晓,有些门是以坚持为匙来开,有的路却在放弃之后才会出现:因为是你,在决定自己要走的路,拥有此生自断的勇气并能直面内心才能无憾地走到尽头。哪怕尽头是死神披着漆黑斗篷,隔着河川传话:「我候你已久。」
你将听见灵魂的喷嚏声,至此捡起神魂。
放弃所指向的问题中有一个最具重量:什么是真正的失去?对于沼田渡来说,老师的画室是不锁的囚笼,他握着钥匙而不自知。放弃了当漫画家的理想,不改的坚持是对漫画的赤子之爱,一无所有的好处就是一无所失。
被时间设陷亦该由时间解套,坚持不为讨要对错结果,而是要一个自我实现的答案。世俗的成功只有一种:可以相互兑换的钱、权、名。想要得到它们的欲望附骨钻心,一再动摇行为步调。或许,对任何有关价值的提问都该缄默,因为你此时说出口的也许正是你下一次就放弃的。
好在放弃是对时间的清算,不是对人生的回答。
一生之中,放弃的清单越写越长,留下的东西便少而弥深。如果说前人是用坚持来成就自己,而今时,我们正是通过放弃来认识自己。主宰人生的责任感,让你在夜半面对自己时除了满足什么都有,最常涌上心头的总是歉疚、遗憾、懊悔。而欲望、得到、圆满都存放在不醒的梦乡。
坚持有成本,放弃有代价,人生得失才守恒。
这一次我们经由放弃,来能找到坚持下去的路。
一切都像是对罗斯曼那句话的重解:我们努力要成为这样的人,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二〇一七】
-
废物时钟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8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