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张问陶与高鄂
一早看到友邻说醇亲王府和古代建筑博物馆重开,一下勾起了很多回忆。当年在北京工作,周末常常骑个二手破车泡书店逛古迹。有次去法源寺,进门看见曾国藩题的碑。几十年前没有被敲掉,有点意外,曾国藩本人曾在法源寺住过一阵子。
看寺僧做法事后,我四处逛逛,在墙上发现了张问陶画石韫玉撰文的西方接到佛像赞,更是意外。这两位都是不大不小的文化名人。石韫玉是我老乡,清朝状元,沈复曾入其幕,《浮生六记》里提到过他。张问陶是清朝进士,虽是四川人,却和苏州大有渊源,曾经主讲紫阳书院二十年,我高中时的历史兴趣小组名叫“紫阳史学社”。张更是我的街坊邻居,因为他辞官后住在虎丘山塘。按照以前的说法,他是苏州的“寓贤”。
张问陶在今天的名气更多是由于《红楼梦》, 因为他给高鹗写过一首诗《赠高兰墅同年》,题下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 俱兰墅所补。” 这个“补”字,让红学家争论了近百年。
一派认为“补”是“补写,续补”的意思,那高鹗就是后四十回的作者。从胡适开始,这一派比较占上风,所以我小时候家里的人民文学版《红楼梦》题为“曹雪芹、高鹗著”。
另一派则认为“补”是“修补,补缀”的意思,高鹗不是作者,只是在原有的后四十回上做了些修补工作。同意这个观点的现在比较多,所以新出的人文版《红楼梦》改题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程高本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很复杂。比如王佩璋曾写文章,列举了几个例子,程甲本本来不错的地方,到程乙本却被改错了,如果高鹗是作者,岂有看不懂自己文章的道理?结论是高鹗不是作者。但又有人说程甲本和程乙本差别不小,出版时间距离又很近,可能是程伟元在高鹗原稿上,做了编辑工作,出版了程乙本。
张问陶这句话被特别重视的原因是他的妹妹张筠嫁给了高鄂。他的另一首诗《冬日将谋乞假出齐化门哭四妹筠墓》,题下自注:“妹适汉军高氏,丁未卒于京师。” 这个高氏即高鹗。张船山对妹夫自然很熟悉,他说的“八十回以后, 俱兰墅所补”自然就靠得住。两人这层关系也有旁证,恩华《八旗艺文编目》载高鹗为“张船山妹夫”,另外震钧《天咫偶闻》记载“张船山有妹嫁汉军高兰墅鹗,以抑郁而卒”。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的“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袭人和婉君”,就这一点深入探讨和发挥,说“ 十八岁的能诗少女(张筠),从前的读书人大概谁听了都怦然心动,也难怪高鹗禁不起诱惑。” “ 高氏一七八五年续娶张船山妹,……,张认为妹妹被虐待,对高非常不满,这些年来不知道有没有来往,也未必清楚红楼梦整理经过。但既然赠诗,岂有不捧句场之理?这也是从前文人积习。”
当时我去法源寺之前正好在读《红楼梦魇》,看到张问陶画的佛像感觉特别有缘,在那里勾留了好一会儿。
出国后好些年里我没有重看《红楼梦》,忙于生计方便面当顿的日子里,看到火腿炖肘子和酸笋鸡皮汤是太大的折磨。近来才又重新看些有关《红楼梦》的东西,发现现在流行的是台湾同胞们讲解红楼梦;也看些较新的红学研究文章,愕然发现张爱玲的讨论原是个空中楼阁。
胡传淮和李朝正写了篇文章《洗百年奇冤还高鹗清白:高鹗非“汉军高氏”铁证之发现》,援引了历史资料和张氏族谱证明这“汉军高氏”不是高鹗,而是“汉军高曾扬”。既然张问陶和高鹗没有这么近的关系,那“八十回以后, 俱兰墅所补”这句话也要大打折扣,和袁枚说随园是大观园一样,靠不太住。
回头一开头说的法源寺上张问陶画的佛像,顺手查了一下,整个互联网上只有两三处提到( 《法源寺,古代大师写的黑板报 》,作者: 都护在燕然 )。
这样的事也说明,应该有很多类似张问陶画的佛像和张氏族谱这样的历史资料尚待发掘,说不定哪天又发现个新的《石头记》古抄本,上面还有曹雪芹的手迹呢。

-
人间路过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4 00:46:02
-
四月鲤鱼旗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02 22:09:53
-
我寄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6 12:33:06
-
寂楽寺惟盛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4 10:40:05
-
海马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4 03:07:50
-
奏十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4 01:54:36
-
yizhipangz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3:55:25
-
Sail_Ri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2:13:21
-
风生水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52:19
-
好运安持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29:05
-
77zuy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23:52
-
晴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10:48
-
M&M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08:45
-
岁月忽已晚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3 20:07:54
杜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对一流的渴望 (177人喜欢)
- 吉井忍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话” (129人喜欢)
- 学问、成就和生活 (534人喜欢)
- 生活的可行性 (172人喜欢)
- 节俭的故事 (26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