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百集纪录片《世界历史》1-5集总结反思
第一集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人类的两个基本特征:直立行走,制造工具。
人种或者叫作种族是具有遗传特性的人类群体,大体分三类:第一类是蒙古利亚人种,也叫黄种人;第二类是高加索人种,也加白种人;第三类是尼格罗人种,也叫黑种人。各人种之间体质形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皮肤的颜色,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和体形。
第二集 文明的曙光
现代世界三大基本技术的雏形,即石器打制技术,它是机器制造技术的雏形;人工取火技术是能源转化技术的雏形;有声语言是信息技术的雏形。这三大技术的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西亚外,东亚和中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中心。
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工驯养。
农业革命和后来的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这场革命是人类从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了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这场食物获得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了从被动地依附和适应自然到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性转折,这场转折还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农业革命还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从原来漂泊不定的迁徙生活过渡到了村落定居生活。
金属器取代新石器也有一个过程,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从公元前4千年左右开始,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章铭文,中国的甲骨文和爱琴海区域的线形文字,依次被先民创造出来,人类由此掌握了知识的保存和传播技术。文明的曙光最先照耀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的农耕文明地带。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西亚两河流域首先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东亚黄河流域,南欧爱琴海区域等,也先后产生了国家。
第三集 古代文字的起源
埃及象形文字是由绘画文字演变过来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形式。象形文字最早出现在大约5500年前,稍晚于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产生时间。
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文字基本形成。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认为是西方希腊和罗马字母文字的源头。公元前7世纪,这种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拉丁字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传播,成为欧洲各国的文字。随着地理大发现,又传到美洲,大洋洲等地。
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文字,仍然是象形文字。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人类历史上诞生最早的文字中唯一没有消亡的文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被古人总结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汉字音,形,义分离组合的造字原则对不同发音的语言适应性很强。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尽管口音不同却能使用同样的文字,这对于封建王朝的长期稳定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四集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1)
在西亚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北向南奔流直下,进入波斯湾,它们如同一对脾气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幼发拉底河平和温顺,不紧不慢,袅袅婷婷地由北向南缓缓流动,而底格里斯河则显得暴躁而任性。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是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月,我们又称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
这一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
大约4300年前在苏美尔地区北部,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逐渐吞并苏美尔人的城邦国家。
阿卡德王朝灭亡原因:一种是认为外族入侵,导致阿卡德王朝的灭亡;另外一种认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王朝的最终灭亡。还有观点认为,气候原因导致了整个王朝的灭亡。
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又称为新苏美尔时期,这个新的苏美尔王朝的创建者,乌尔那木原来是乌尔城的一个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他的儿子舒尔吉巩固父亲建立的王朝,并且将王朝建设称为两河流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
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100多年后,当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时,苏美尔文明并没有随之消亡。
苏美尔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汉穆拉比就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他于公元前1792年登上王位。让汉穆拉比万古流芳的不是他的赫赫战功、四方征过的功绩,而是他颁布的一部法典,即《汉穆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穆拉比开创的巴比伦王朝,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或古巴比伦王朝。巴比伦得名自王朝的首都巴比伦城。
在统治近400年后,来自小亚细亚赫梯王国的国王率领大军攻陷了巴比伦城。
赫梯王国创建于大约公元前17世纪,其首都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南。赫梯人是来自黑海北部的印欧语族的民族,在公元前14世纪时,赫梯国家的统治达到鼎盛,赫梯人长期垄断冶铁技术,这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强大的军事优势。
接替古巴比伦王朝的中巴比伦王朝,是由来自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创立的,因此又称加喜特王朝,它是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加喜特王朝统治长期处于积弱状态,这给予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的亚述人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壮大机会,亚述人很快从一个固守北部一隅的地方诸候小国发展成为帝国。
当新巴比伦王朝重新控制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时,已经是在六、七百年之后了。新巴比伦王国的辉煌超过了汉穆拉比王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创建者是迦勒底人,他们是科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民族,他们编辑整理的《巴比伦日志》记载了每月的天文现象、货物价格、水位和天气状况,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之一。新马比伦人的天文学知识十分先进。
苏美尔人开创的两河流域文明经过巴比伦人的继承发扬向更加广阔的地区传播着。
当亚述人取代巴比伦人,成为两河流域新的主人时,他们也同时接过了传播两河流域文明的接力棒。
第五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
亚述人统治两河流域时期,发端于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文明以及发端于东部伊朗高原的波斯文明,摆脱长期在两河流域文明笼罩下的阴影,开始形成独立的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
亚述人的统治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帝国统治三个时期。
亚述帝国灭亡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失去了文明发展的独立载体,而两河流域文明的精髓却在犹太文明和波斯文明中保存下来,并继续影响着世界文明。
大约4000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乌尔城 来到迦南,犹太人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这期间,一个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的人叫雅各与一位天使角斗了一天一夜之后,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意思是神的勇士,这就是以色列的由来。
300年后,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一国家。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古代历史进入最辉煌的时期——大卫王统治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兴建耶路撒冷城。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终于建成了。后来对犹太人影响极其深远的圣殿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今天圣殿仅剩一面哭墙,但是它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公元前597年3月16日,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尼布贾尼撒攻陷,大批犹太人被掳回巴比伦,这就是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仅仅是犹太人多舛命运的开始,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犹太人先后数次遭受外族的迫害和驱逐,丧失了家园,流散在世界各地。在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甚至在中国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令人回味的是,犹太人是让两河流域文明流传后世的主要功臣。
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的救世主就是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与阿卡德王朝的开国君主萨尔贡一样,居鲁士也为自己编造了几乎如出一辙的传奇身世 。他统治的30年间,他确定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其子冈比西斯更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强大帝国。
波斯帝国国王的野心不仅在于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希腊与波斯的战争持续了30年,最终以波斯的战败告终。波斯帝国的霸主梦破灭了,宠大庞大帝国的统治越来越难以维持了。公元前332年,在马期顿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浪潮中,波斯帝国的统治结束了。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逐渐掩盖在希腊化文明的光芒之下,但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丰富遗产仍然影响了后来的文明。
人们经常把两河流域文化看作西方的始祖,古典史学家则更愿把希腊看作西方的祖先,很难说清楚。
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时的还有古代中国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共同的特点都是大河文明,就是他们的文明是起源于大河的。但是与这些文明相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因为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古代两河流域人擅长贸易,通过贸易他们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又吸收其它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