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事”里的“贤者模式”与“性关怀”,一点小看法。
感觉空虚的时候就想码点字儿。总比一个人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的好,这个夜晚也还算过得去。
前两天学了一个新词儿——“贤者模式”,它在两性关系里有特殊的解释(自己百度)。在它之前,我并没有特意地定义过这种感觉,感谢在它以后,可以裸露着身体天马行空,也终于明白“事后烟”存在的含义。
某天,某件事过后,在只关注自我感受下,呆呆地上了一辆的士,电台一阵喧嚣后放了一首极其入耳的歌,一字一句听得也格外清晰。
“失去了牵绊的女人,自由地想要飞。”
就在那一刹那,特别寂寞,希望车子就在原地转圈圈,我可以闭着眼睛在大脑中走过几个世纪。后知后觉,原来,这就是我的“贤者模式”了。
知乎上有个提问:女生是否也有“贤者模式”?我翻看了几十个答案,今天也是正儿八经地说一句:真的有,而且并不次于男人。
小的时候看两性关系的帖子,一些心灵鸡汤总劝说男人:事后请多给女性一些关怀。所以很多年来,我,甚至我们都认为“性事”后,女人的身体及其心灵相当脆弱,需要呵护,所以又在多年的传统思想笼罩下,“性事”中的女性被定义为“弱势”,简而言之——“吃亏”。浅显地分析下,两性中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 女性在“性”中是否真的吃亏。我个人给出的否定的答案,两性是人类与生俱来享有的权利和本能。女性觉得吃亏的原因大概是由男权思想决定的,男性更希望女性忠于自己,所以越多被分享的人便是不忠之人,在逻辑上,越多被分享的人就越有魅力,作为同性,女性们也会更排斥这样的人,所以在历史上有很多女性之间互相残害的事情,大概宫斗也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我在豆瓣上读了一篇相关的文章,不多赘述。
2 “性事”之后的女性是否需要关怀。我想大多数是的,理由也很简单,是由安全感决定的,越是在乎这段关系的女性越容易在性事后产生恐惧感,再由于男性的“贤者模式”出现得比较快,很容易让女性有“他要离开我了…”“或许他只是睡睡而已…”这样的怀疑。关系相对稳定的双方,很有可能一起奔向“贤者模式”,拿我个人举例子,我会偷偷地盯着对方看,在想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巴拉巴拉,也会偷偷给他排个名,纯属个人爱好。
3 如果对方先进入了“贤者模式”怎么对应。当我上一次被人家告知“贤者模式”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交流,甚至减少身体接触,换位思考,如果你现在处于无欲无求、又累又空洞的状态下,旁边那个人一直在说话,会不会觉得很烦?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等待“贤者模式”结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几个小时,有的人几天,至于我这样做是不是对我也不确定。
你们都怎么处理“贤者模式”?好奇死了。
写出来是因为大家都是大人了,所以不要幼稚地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你能揣测的,散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