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我们就算账吧
今天外出办公,难得下午没有事情,也没有各种消息的轰炸,偌大的场地特别敞亮,人声也特别少,一个短短午觉醒来,大脑经过了漫长放空发呆之后,我打算找点正事做,翻开喜马拉雅,找了一档许知远的节目,靠窗位置坐下,闭上眼睛开始听节目。
追随许知远有一段时间了,从免费节目听到付费,中间中断了很长时间,一直想去种草的单向空间的书店,也迟迟未动身。常常在入睡前,开始听这个老男人吹牛逼,油腻?分裂?精英?反叛?逃离?一下子可以甩出这么多的名词,可见他是难以概论的,反正都说不好,但终归是有魅力的,要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的追随者,单向产业越做越大呢?与其说大家追随他,倒不如说大家在这个烦乱的时代在找寻自己的心,好的坏的,幸福的,惆怅的,规矩的,放浪的......也不知怎么搞得,我们总是个矛盾体,一面贪图热闹 ,一面又在疏离。
这期节目推出的书是《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出自一位旅行作家—— 布鲁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 之手,节目内容说了些什么呢,其实我也总结不出来,加上跑神放空的时间,许知远大概讲述了他对这个作家的崇拜,以及这个作家的牛逼吧,倒是序言里有段话甚是吸引人,”巴塔哥尼亚的与世隔绝很容易将固有的性格放大,嗜饮者酩酊大醉,虔诚者日夜祷告,孤独者更趋孤独,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广袤高原,原始生命力,传统与现代交融,野性和文明共舞。有时候看历史书籍,你就会发现人类的进阶史就是用现代的文明与意义取代原始的冲动与愚昧,除了科技的突飞猛进,就是意义的叠加,一层又一层,不断地叠加。
其实,相较于那些附加的意义和七七八八,我更喜欢原始的那种粗野与奔放,就像非洲的音乐和舞蹈,它就是那么简单和粗暴,开心就是开心,每个音符都在传达,热烈而奔放,再到后来,我们有了思想,有了矜持,有了优雅,在道德边界上有了法律。
有时候,又想发挥心底里那股坏,想把那些繁复撕碎,想拨云见日,想脱离繁碎见真知,可当你一点点接近真知的时候,其实人是空虚与无妄的,这就像一个黑洞,是会吞人的,每到这个时候,就是要有新刺激点和兴奋点的时候了,好奇,有趣,追索,丧失,重来,循环往复,或许这就是思考和探索的意义吧。
单凭这几句话,你就有了买这本书的冲动,所以你说这节目多狠,不怕你没有思想,就怕你有点思想后的衷心追随,这可是赤裸裸攻心和思想占领,要么说我党打江山时思想工作做得好,狠就狠在了它攻心,知道你缺啥,就给啥,一点点给。思想浸润可怕就可怕在这了,就像水晕软纸,一点点,润物无声,等你反应过来时候,你已全身浸透,谁沾你,你染谁,所以,你说,我们到底是有思想,还是没思想呢?
秋后的阳光还是有些狠的,背后是冷劲的空调,面朝的是落地窗散进来的阳光,我的身体就像一道墙,隔出冷热两极,冷暖交替,四季变幻,我们又过了一个秋。
有次跟笨笨聊天,她说她有种人到中年的感觉,房贷,铺贷,娃长,她明明比我小1岁啊,她都到中年了,那我呢?那言着“秋日胜春朝”的庐山人,请你告诉我,你是如何在沉舟侧畔中看到万木春的呢?
秋后,我们确实该算算账,可是这账该跟谁算,又怎么算呢?
抬头问问天,它只沉默,天下之大,它所见之事多了去了,你这点经历又算得上什么;问问远山,它更沉稳,我只容远去之人,你等又干我何?问问大河、湖海,它只翻腾卷浪,要不你夜晚站在我身边,看你受得了我的腹黑与吞噬么?
所以,徒留我与秋日共私语吧!我把秋日装入心底,你帮我带份惦念。
© 本文版权归 tattoo-tatto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