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89 做mentor能收获什么?
在网上搜集Mentor的相关资料,发现大多提及的内容是关于拥有一个Mentor的重要性,鼓励每个人都积极地去寻找一个自己的Mentor,指引自己的成长,但是对于Mentor本人的收益部分,极少提及。
Mentor-Mentee制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大家几乎都无可置否。
那么,作为一个会员,为什么要选择去做Mentor呢?做Mentor能收获什么呢?
马龄5年的我,在完成了第一轮DTM后,对于Mentor-Mentee制度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感悟,下面我将从2个方面来总结分享做Mentor能收获什么。

1.在头马的江湖里,做Mentor能收获什么?
2.在工作场合,头马的Mentor角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头马的江湖里,做Mentor能收获什么?
收获1:更高的自我要求
所谓教是最好的学,是因为一旦拥有了“教”的角色,自然就提高了自我要求。因为只有当你肚子里拥有100分时,你才能教出来80分。我记得我对于头马的很多知识都是在成为Mentor之后主动倒逼学习才获得的。比如老系统CC手册里的get to the point,虽然我自己在做演讲时,大概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当Mentee把演讲稿递给我,我发现ta的稿子真的没有point时,我其实并不能直接告诉ta:你的point需要聚焦一下。我需要去认真研读手册,告诉ta演讲稿 point的含义是什么,首先要确定演讲的分类,再根据分类来梳理自己想表达的message,然后再想办法把point浓缩为一句话,然后所有的支撑材料都要围绕这个point展开。
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带着“教”的需求去学,所以效率很高。
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被动的,因为是mentee的需求激发了我的需求。
成为馒头,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个角色将要求你对头马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都更进一步。
所以,如果你来头马真的是为了让自己成长更多,那么,成为馒头无疑是明智之举,尽管这意味着你将付出更多,但我们来头马不就是付出的吗?我们的付出都将成为我们自我成长之路的砖石。
收获2:更多管理实践
最近对管理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在头马我们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和沟通都区分开来细说,那是因为咱们头马做得很精进,所以细分了。在现实的工作中,大部分时候人们都是不加区分的,所以这里我更喜欢把馒头的第二个收获称之为“管理实践”,因为这个企业中的团队管理/项目管理是一致的。
成为Mentor,意味着你将有机会开启一系列的管理实践,包括“倾听/目标制定/激励/建议/目标分解/进度跟进/期望管理”等等。成为mentor意味着拥有了一对一沟通的绝佳实践机会,这和企业里的项目主管和项目成员沟通类似。如果我们能习得和不同mentee顺畅沟通,成功帮ta达成一个目标的能力,那么这过程中的你的倾听能力、目标制定、进度跟进、激励、给建议等一系列的能力一定是见长的。

下面我举一个简单的场景,大家可以对应着想想将来自己和Mentee沟通过程中你需要用到的能力。
比如初得一位mentee,你首先要做的是听听ta来头马的诉求(倾听),ta的期望是什么(目标制定),比如ta的目标是半年内成为演讲达人,在一开始,也许不用特别具体和细化,只用鼓励ta尽快破冰和做角色即可(鼓励),一个月过去了,ta可能觉得自己离演讲达人距离太远,因为连俱乐部的best都很难拿到,那这时你需要帮助ta去做目标分解(支持/目标细化),做一个更加靠谱的学习计划,比如先练习肢体语言,然后再练习语音语调。接下来你需要定期地去问问ta最近在忙什么,上次计划要完成的任务有没有什么困难(跟进),当ta终于拿到best离自己目标更进一步时,你会奖励ta(激励)....
总之,这个一对一很紧密的且带有明确目标的关系,我觉得和团队管理中的成员管理比较类似。如果用心的话,我相信一定可以收获很多。回顾我做mentor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的宝贵程度,但很多次的Mentoring经历下来,依旧收获颇丰,mentoring的经历让我看到头马的精髓不止是舞台上的演讲,而是台下的沟通和领导力,也就是我这里说的“管理实践”。真心期望看到更多会员能打开这扇大门,勇敢地走进去,看见更多头马的宝藏。
收获3:更深厚的友谊
我记得我的mentee经常在俱乐部里说感谢我,我从来没有直接告诉过她我很感动,但内心是真的很感动,当我知道我的某个行为对mentee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影响,促使她的头马之旅更加阳光和长久,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在我的记忆中,最愉快的和在mentee们在一起的记忆是有段时间我们组建了小群,每期会议后每个人都对其他人今天的表现给与点评。常常点评完都12点了,还兴奋得睡不着觉。这样的交流让我们彼此更加亲近,我们在一起偶尔聚餐,聚餐时我能感受到大家特别放松,特别享受,这样的了解和信任,让我们在一起的时光非常愉快。成为mentor,能够和mentee们建立这样纯粹的直达精神层面的连接,这是个意料之外的收获,却也是最让我心之所向的部分。
在工作中,头马Mentor角色能让我们收获什么?
我一直对于头马舞台习得的能力如何转化在现实职场中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之前发起smartleadership项目时,心中的动力也是“be a leader in your life”.因为我觉得生活是一体的,只有随意在任何场合都能自信的人,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所以,我希望能一直思索这个问题,带着困惑,在现实的生活中成为真正自信的人。
言归正传,头马Mentor角色能让我们在职场中收获什么呢?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1是思维,2是能力。
收获1:思维
思维这个词其实有点玄,所以我举两个例子:赋能思维和闭环思维。
曾经有一个部门经理和我提起部门里的2位业务主管,A精通自己负责的业务,样样知晓,B则各个业务都知道一点,不知细节。然而这位部门经理却觉得B更加得力,并且B在团队中的威望也特别高。我曾经可以去近距离接触这两位主管,发现他们确实很不同,A几乎凡事都亲力亲为,很少交办事情给其他团队成员,B则几乎不自己亲自做事,而是赋权团队中的成员去完成任务,并支持他们。而部门经理之所以更喜欢B,是因为B这样更容易做成事,而A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从团队的角度来看,团队绩效是差的。
B所拥有的优势就是赋能思维,在企业中,从基层员工到业务主管/项目主管转变的必备条件是需要改变以往一个人做事的习惯,拥有赋能思维,赋予团队成员能力去完成任务。

赋能是头马教育体系里的关键词,头马的Mentoring过程几乎全程离不开赋能,所以如果能在头马中做一个好的Mentor,那赋能思维一定有所养成,这样的思维在企业中是必备的,因为企业需要能带给他人积极影响的人,懂得赋能的人,势必对企业是更有用的人
闭环思维则更多地被大家提及,企业里的各大工作汇报中无不提及闭环管理,但是,据我的观察,很多事都是有头无尾,草草收场。没有闭环管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没有闭环,意味着做事的人将来不需要对这件事负责,时间久了,还有谁会认真做事呢?在头马的Mentoring过程中,我们给Mentee制定的每一个计划都要求我们以Mentor的身份去跟进、支持和反馈。这是一个很简单直白的闭环,练习久了,你会自然养成闭环思维,没有闭环,看着会难受。
收获2:能力

做mentor锻炼的倾听能力、目标制定、进度跟进、支持、培训、激励、给建议等一系列的能力,每一项都和我们的工作场景息息相关啊!不同的是在头马我们锻炼自己的支撑环境是安全的,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当了一个最差的mentor,我们并不会付出什么惨痛的代价。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一下,做Mentor能够获得与mentee一对一深入沟通协作的机会,通过这个角色,可以锻炼倾听能力、目标制定、进度跟进、激励、给建议等一系列建议,并且通过mentee的完成情况能迅速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从而更加了解自己,持续改进。

mentor不仅仅是挖掘mentee的潜能,通过mentoring,我们也能挖潜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