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给员工发福利?
我们HR其实真的很难做,老板总是想用买黄瓜的预算,想要达到满汉全席的效果。而员工总是希望公司能够给到山珍海味,但HR手里却只有十斤韭菜的钱,那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十个菜,韭(九)菜+一菜?
一、从人性上去看福利的问题
其实,我们HR也一直有个心声和疑问的,为什么企业不发钱,为啥发福利?其实,这里面的水很深。
1、从劳动价值曲线上来看,其实我们的劳动价值曲线是有边际递减效应的。举个例子,比如这次端午节的福利,你发钱为1000元/人,当时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到了中秋节呢?再往后的春节?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刺激作用,你就可能要达到1500甚至更多,乃至到最后,没有作用了。所以,除了效益特别好的企业之外,一般企业不会通过发现金的形式。
2、从企业成本的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企业本质是利润最大化,其来源有两:一是扩大收入,二是削减成本,而福利的本质上,其实是隐形收入的另类的表现,比如我们的薪酬预算是5000元/人(含年度各项福利),其中可以分解为4500+500(福利),但在发放的时候,此500元因为是隐藏的预算,所以,在落实的时候,必然会进行削减,这也就是人力部门在年初做的预算,到了用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根本性原因,这是企业的天性使然。
3、所以,通过发钱,加重企业的成本,却不能达到公司的想要的效果(当然希望员工感恩戴德),公司当然不想做这个冤大头,那么,通过发放福利,一方面可以减少直接发放现金的成本(一千的现金或购物卡,跟你发一千的物品试试),一方面也是能够换着花样,让员工不至于刺激疲劳。当然,员工是否买账,那是另一码事
二、 从人群的角度来看福利的问题
福利发放能否满意,得要从人群中的需求进行分析,不同阶层对于福利的要求是不同的:
(1)普通大众阶层:这部分阶层的人,属于薪酬不高,而家里也需要一些必物品的,所以,福利发放方面,发放一些不适用的物品,他们必然会埋怨,还不如发放一些实用类的东西,比如洗发水、油、大米之类的,或者不如发钱来得划算,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只会看到明天要不要还房贷,手里还有多少菜钱。比如一线操作人群。
(2)中高层管理人群:这类人员,其实不在意公司给发了300或者500元,他们更在意的是,公司给他们的福利,是否符合他们的身份或者对于他们来说,能否有什么价值。比如多给他们一天假期,随时兑现。或者给予一定的福利点数,可以进行兑换,随时生效。
(3)年轻人群体:年轻人群体是必须要考虑的一大因素,尤其是90后,这部分人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价值观,传统的福利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适用,他们更追求的是自由化和有趣性,比如说最近复仇者联盟4很火,但买不到票,是否可以解决他们的购票问题?比如IT的,福利是手感很棒的机械鼠标键盘套装,或者一个双肩包,也许他们会觉得公司很Nice。
(4)当然,以上的分类方式并不严谨。但我想说的是,发福利,必须要考虑他们的群体价值观和需求。可以关注一下历年年底,一些互联网公司的福利方式,比如年会捞钱(大家可以百度),一方面宣传了自己,一方面取悦了员工,另一方面还节省了成本,将人性的心理,充分利用。
三、我们该如何从员工心理上去解决福利发放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了,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出比较合理的福利发放。我的看法是设计弹性化的福利模式。
(1)首先设计总体预算:没钱不行,那是杯具,太有钱也不行,因为那不是你的钱。所以,做出合理的预算范围。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腾挪。
(2)福利需求调查: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时候所做福利的时候,员工都是被动的,根本没有参与性。所以,不妨通过福利调查,得知群里的大致需求以及相关的要求。在做福利需求调查的时候,必须要有引导性和一定的限制性。但起码,做到了全员参与和尊重。
(3)设计弹性福利清单:每个人的福利,都是个性化的,比如你需要洗发水,我需要演唱会门票,好吧,不可能所有人都满足。但在我限定的范围内,我可以做到满足,这个时候,可以做福利清单了,针对大家呼声最高的。
(4)发放福利一定要好玩:对,没错,发放福利要好玩,要让大家开开心心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往往发福利的时候,往往一个通知就够了,就够了,恩,真够了。如果是传统的企业,那也得要搞点不一样的气氛,比如:这盒鸡蛋长得有点与众不同。或者:老张,你运气啊,感觉你的这个板鸭,怎么比别人大啊。
(5)福利发放的注意点:福利有个特点,那就是一视同仁,这个一视同仁指的在同一阶层下的福利要差不多,不能业绩好的就福利发放多,业绩差的就福利发放少,老员工发多,新来的员工就没有,这个肯定不行。 这会造成企业的价值观的不健康。
总结:
1、 我们发放福利,一定要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企业的本质,二是员工的心理;
2、 福利的发放,要有弹性化,因为时代不同,针对的人群不同,设计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3、 福利得要有一视同仁性,否则,很容易造成企业文化的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