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爱情提七个问题
一般人通常只有当面临情感危机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这段感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自我追问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心理自助方法。它有内在的心理逻辑,帮助我们梳理问题,揭开表象,获得最真实的深层答案。
在生活中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技巧,偶尔对你们的相处生活、感情交流作出总结和反思,不但大有作用,而且轻而易举:做什么是适合的?做什么是不适合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尽管只在遇到危机时,我们才会问自己一些问题,但提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心理专家范德旺特博士指出:“比如当我们评价自己的状态时,如果感觉好,就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感觉不好,就会避开这件事。但真的这样就对了吗?不一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舒适的感受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而危机感反而会促使我们更多地去认识事物。因此,先认清事物的全貌,可以改善我们努力的结果。

在感情上,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自信,能够把控未来关系的自信。怎样才能客观地认清自己?试试下面几个简单的方法吧!自问自答,与自己的内心坦诚相见。
问问自己,用这七个问题——
我对自己的情感状态(单身?恋爱?已婚?)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在这段感情关系中,对自己满意的地方在哪?
在这段感情关系中,对自己不满的地方在哪?
这段感情关系中,处理什么状况或事情会觉得有压力?
我是否会过多地在乎伴侣,而忽略了自己?
我喜欢TA吗?
我们是否能够做到互相聆听对方的内心?
建立伴侣关系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不。”旺特博士说:“一段段的感情关系就像是一面面镜子,我们从自己的伴侣那里,看到的是反射过来的自己。一段段感情结束后,我们会拿起石头狠狠地砸向镜子,心中愤恨地想,这真是一段错误的感情,TA让我失望到家了……”
与其继续追问一段感情给自己带来了多少快乐,还不如问问自己:这段感情是否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我有哪些真正的情感需求,我最舒适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
有压力并不代表着感情关系出现了“问题”。压力代表着你迎来了一段新的感情之后开始适应。不安感让你有意识地反省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安感,为什么我感到有压力了?把问题聚焦在自己身上,而不是伴侣。

伴侣意味着什么?
你为什么会想找一个伴侣,你想从TA身上获得些什么?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即使我们觉得自己的伴侣毫无价值、寡情少趣,但其实TA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安全感。即使是不小心失去了哪怕“一文不值”的伴侣,也会使我们惊恐、焦虑、不安。所以除了要了解深入认识伴侣的同时,也应当认真思考一些问题:“在这段感情中,我展现出了什么样的面貌?这样的我收获了什么?如果不再维持这段关系,我会怎么样?”旺特博士指出:“你当然可以因为不快乐而结束一段关系,但是如果不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样的痛苦与困惑可能在你的身上重演。”
我们经常对自己的伴侣的要求过高。但其实伴侣也不是超人,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情感需求。假如伴侣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就不妨问问自己:“TA真的必须满足我的那么多情感需求吗?换作是我也能做到这些吗?”

此时此刻,怎么做?
假如你已经回答了上述的“七个问题”,相信你已经获得了很多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有很多话已经在嘴边想要诉说。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和给伴侣的,不需要发出,但一定要手写,放缓理清自己的思绪。这时的你比大部分时候都更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接着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我怎么看待现在这段关系?我在这段关系中有怎么样的感受?”与伴侣去讨论你的答案。但请你小心,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关心呵护伴侣的情感,更平和地尝试去陈述一件客观的事。伴侣和自己其实都有一样的需要,在和睦的沟通中了解对方,表达自己。
假如你已经决定必须要为一段关系画上句号了,请注意你要小心处理。对这段关系曾经的存在心怀感激吧。就算你在这段关系中受到过伤害,但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成长的一部分,不需要再去仇怨,就像我们每天都会结束的很多事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