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
9.27:《自爱而不自怜》这是《亲爱的三毛》里面的第一封信,从里面多多少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初高中的时候过的不愉快,上大学的时候想着换一个离家远点的地方就可以重新来过,现在已经研究生了,我知道那样的逃避是无用的。一个人在自己的故土上都不能快乐,不能有自信,到了另外的地方,便会有所改变嘛,便会有所肯定嘛。
以下是三毛这封回信中我比较喜欢的句子
1.“我以为,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2.“是什么支持我浪迹天涯?是求知欲,是自信,更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对大地万物的那份欣赏。”
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一个人,有他本身的物质基础和基因。如果我们身体好一些,强壮些,许多烦恼和神经质的反应,都会比较容易对付,这便必需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持我们。”
5.了解自己是由内而来的,当你了解了,不必别人来指引,也便能明白。
10.5 《祝福祖国》是一个未留名的先生写给三毛的信,上面只写到了“祝福祖国”,“祝福您”,最近国庆,刚举行祖国7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每一个中华儿女看的都会热泪盈眶,自豪万分。正如三毛在信里面写道“我要好好地看守自己,对待自己,活得像一个唐人女子,来报答我们共同的父母。他们的名字,也叫中国,正如你我”。
《人生何处不相逢》说的是三毛的书迷碰巧在路上碰到过三毛,当时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三毛,特意写了封信,以求证实。
《隔离与沟通》讲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如何沟通。作为一个20几岁的成年人,我现在依旧处理不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但我已经可以慢慢理解父母,父母从头到老,一生的使命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试着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父母,不要伤心。
“我们要做聪明人,做有智慧、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的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一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10.10《性格造命》这封信是一个男子在诉说自己深爱的女人将嫁给其他人,而自己无能为力,连心都痛的撕裂了。
现在22岁的我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冲破束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明明自己已经这么难受了,为何要让自己这么痛苦。我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是天真幼稚的想法,可我自己还是很冲动。
“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性格的悲剧”
昨天也看到了一封三毛答疑的信“追求幸福是个人的权利”,但是,一定要记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天下事,没有绝对的正负,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才能空出地方来,再加一些什么进去。都是好的。
10.28 谈起恋爱来,整个人变得都很浮躁,学习也学不进去,综艺和剧也看不进去,整个人都乱的不行。今天下午吃饭的时候,刚好和付师兄聊到朋友的话题,我也没有最好的朋友。我对最好朋友的定义是在它面前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个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存在。自己很认同三毛在《说朋道友》里面的看法。
西方有句谚语“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
当人,一旦忘记了距离的“极重要”和“必需”时,太过亲密的交往,往往将朋友这一个随时可能改变的关系,弄成复杂,甚而难堪。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碳,不必对方开口,急急自动相助。朋友中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所谓知心也。知心朋友,偶尔清淡一次,没有要求,没有厉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口舌,相聚只为随缘,如同柳絮春风,偶尔漫天飞舞,偶尔寒日飘零。这个“偶尔”便是永恒的某种境界,又何必再求拔刀相助,也不必两肋插刀,更不谈死生相共,都不必了。这才叫朋友。
人间“不得已”的事情不是只有一桩,如果深爱朋友,必须以对方幸福为重,不再往来,才叫快乐。
如果能和自己做好朋友,这才最是自由。这种朋友,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可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11.11 今天下午本来搞学习搞得好好的,自己想着好久没有打开看网易云的动态了,刚一点开,就看到张盛发的网易云动态(之前忘记删掉了,一分手还是要删干净,不然后面看到真难受),自己手贱就点进去了,那一瞬间心痛的感觉又回来了,自己也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对于和张盛分手这件事情,我内心有很大的愧疚,尤其在最后一个电话里面,张盛说“你有可能改变我的人生轨迹,我突然感觉自己真是一个毫不负责任的人。但我同时又搞不明白谈恋爱怎么可以把自己的一生寄予在对方身上,做好自己,维持好关系,不爱你的走了,爱你的总会来的,大不了自己爱自己。
这个事情不是好事情,但也算不上坏事情。要是张盛也是薄情寡义之人,可能我现在的处境就会好一点。
《愧疚感》:
“但凡心存愧疚的人,在本质上往往偏向躁急ij性格”
“心存内疚的人,大半是有心的人,只是在行为上-----修补人格性情的决心,十分不积极而懦弱”
“情感的欺骗,自然又是一种。某种人,对情真真假假,游戏人间本来不是死罪,如果对方不是如此人生观的人,也拿来开玩笑,造成遗恨终身,自己虽然也有悔意h,总是伤德。这便不是道歉能解的事了,那份内疚,是该当跟随一辈子的——是为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