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大师课丨“坏人光”是对顶光的误解?
传统照明认为,顶光属于反常光效,能丑化人物形象,一般用来给反面人物照明,能够在人物面部造成骷髅似的光线结构,表现出人物的危险和神秘,让观众不自觉产生恐惧感。

但事实上,顶光是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虽然有某种表现个性,但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经验的电影摄影师会利用顶光来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罗伯特·理查德森就曾用他标志性的顶光照明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顶光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它有三种作用。
造型作用
首先,顶光照明能使人脸变瘦。
人脸呈卵型状,在顶光照明中上亮下暗。在色彩学中,亮色(白、浅灰色)是膨胀色,体积显得大些。暗色(黑、深灰色)是收缩色,体积显得小些。所以顶光照明下的人脸会显得更瘦。
下面是电影《黑天鹅》中的两个画面。

顶光照明,主光在头顶上方照明人脸,额头、颧骨较亮,两侧脸颊较暗,下巴变窄,显得面部消瘦。

平光照明,主光在摄影机旁,灯位较低。人脸上下亮度相似,面部变宽,显得比较扁平。
再现光源特征
对现实风格的电影,环境光和人物光的照明要求与真实光源保持一致性。
表现风格的作品打破了自然的光线处理方法,为了艺术表现,光线处理可以有较大的自由。
但是顶光这样的特殊光效,本身就具有较大失真的性质。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尽量再现真实光源的特征, 因为真实感更能激发人的情感。

表现作用
我们都知道,顶光经常被用来刻画反面人物,因为它在人物面部形成的骷髅形状,能够突出人物的神秘感和危险感。
但是“坏人光”不是顶光的唯一用途,有的时候,顶光照明也可以用来揭示好人所处的困境。

这是电影《特工绍特》中诬陷绍特的苏联间谍。化妆突出了颧骨和太阳穴间的肌肉块,使其凸起。
主光在正顶光位照明,脸上形成对称的“骷髅”形状。不仅增加了面部的起伏,更凸显出人物的病态。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面对嚣张的法西斯,口吃的国王必须发表宣战演讲,这个特写镜头也使用了顶光照明。

主光在前侧顶光位照明人脸。辅光在摄影机位照明暗部,光比较小,光线较暗,影调灰暗平淡。顶光照明刻画出国王的困难处境。

类似的灯位设置,却制造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光线效果,原因在于光比不同。
大光比、大反差的顶光照明是反面人物典型的光线处理;而光比正常,影调柔和的顶光照明更适合表现人物的困顿迷茫。
除了光比的处理,修饰光的运用也能够在造型上起到美化形象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丰富画面信息,增加人物性格的层次。
这是电影《行骗天下》中的黑社会老大。

他是凶狠恶毒又被手下欺骗的人物,大反差红色的顶光揭示出凶狠的一面,反差较小的绿色的修饰光暗示出受骗上当的一面。
这里的光线处理让人物形象更有层次,而不是简单的脸谱角色。

而这是电影《行骗天下》里的诈骗犯。

大反差顶光照明,修饰光1是绿色光线,在偏侧的顶光位修饰右脸上方,形成明亮的绿色块。修饰光2是蓝色光线,在较低的侧逆光位修饰左边脸下方,形成明亮的蓝色块。
两个修饰光左右、上下对称结构,与红色主光形成红、绿、蓝三原色大对比,刻画出诈骗者狡诈圆滑的多面形象。

相关阅读
灯光大师课丨“把光遮掉”才是高级布光的关键 灯光大师课丨如何用光线区分不同空间?
“灯光大师课”是电影摄影师的新版块,内容摘编自后浪电影学院《影视光线创作》。
这是一本影视照明的百科全书,可供随时查阅的片场指南,从照明理论到实景布光操作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作者还亲自绘制了千幅灯位图,读者可以直接根据灯位图进行布光。
本书作者刘永泗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资深教授,更是中国电影摄影的开拓者。他培养了大批当今中国电影一流大师,包括张艺谋、顾长卫等第五代影人。
刘永泗老师的新书《影视镜头创作》也正在火热发售中!
相关阅读
镜头大师课丨斯托拉罗如何玩转“动态光效” 镜头大师课丨详解《爱乐之城》中的长镜头美学
拍电影网每年都会邀请刘永泗老师来讲授影视灯光高级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期。现在,第十四期也即将开课!

益起映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适合做编剧的人,都有哪些特质? (1人喜欢)
- 《苦尽柑来》包揽大奖,但我心中的韩剧天花板是这三部 (1人喜欢)
- 《哪吒》的长尾效应,国产动画接得住吗? (1人喜欢)
- 五一档结束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下限到底在哪儿 (5人喜欢)
- 00后追更的纪录片?导演把“敦煌”拍活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