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为所有事情的负责,因为你已经够累了!
前言:转眼间,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其实心里每天都在惦记着新一篇的内容,只是每日下班过后的疲劳感较上个月更甚了。大概是因为近来自己的设计工作被催促得比较紧,虽然已经可以稳健有产出了,可是细节上的反复更改,费神得很。因而过去一个月10点过后的下班时光里,彻彻底底得当了一回Coach Potato,重温了97版天龙八部,也是很久很久没有不按快进键看过电视剧了。已经记不起来契机是什么,忽然就很想翻出来看,也许是因为无意间看到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八字人生境界,深以为然,忍不住重温经典,致敬金庸。
今天想要分享的书 —— 《高敏感是种天赋》,一本篇幅不长的心理学读物,它帮助包括我自己在内的高敏感人群,站在科学的角度,更好得了解和把控自己的情绪;它也让更多的普通人深入了解到这一人群内心的挣扎。这是自己这一个月来结结实实读完,诚心推荐的,如果说被它搭救了也不为过。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常常感到困惑的是,自己分不清自己是一个内向还是外向的人。父母,老师,同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阳光开朗来形容我,曾经我也误以为自己是,直到自己越来越清晰得感受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并非一个能量高涨的人。我很享受与朋友相处的时光,但我也很容易感到疲惫,并且无限渴望逃走为自己赢得独处的时空。从小到大,父母上班过后的独处,乃至后来女朋友上课打工出门后的喘息对我来说都是无比欢愉的充电时间。原来除了内向和外向的定义,我同世界那20%的人一样其实是一个高敏感个体。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久居海外的生活当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负能量和不快乐,并且积攒到情绪直接开始影响工作表现和生活幸福感。我开始抛开物欲,直面自己的精神世界,关于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与自己展开深刻的对话。借助九型人格等科学测试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性格和才能,去探索当前的工作到底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性格潜能,并且勇敢得跳出原有的圈子重新择业。尽管有些人不太相信心理学测试的结论,并将其归为星座分析一类,可我却在科学得验证此前对自我认知的感知当中受益匪浅。这也是前日里来,高考出分过后,无数亲戚朋友咨询我自家孩子志愿填报时,我会说的一句话:在依赖于学校排名,专业就业前景做筛选之前,先认清自己的性格适合在什么样行业里生存更重要。中国的孩子们在按部就班的12年校园生涯被压抑得太久了,我清晰得感受到包括我妹在内的大多数中学孩子并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所在。最常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在某一门科目上的分数一直很高,所以我应该就最适合这个方向,并且就在这个狭隘的方向上去决定可能是自己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在我看来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立足于通识科普的中学教育体系和立足于科研探索的大学教育体系给人的感受差别太大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很难将自己从他人的痛苦中抽离出来,那么无疑你同我一样也是一个高敏感型人。我时常希望自己能够将发达而敏感的触角打结,让自己不那么清晰地感知到周围的变化,聋一点,瞎一点,麻木一点,也好受一点。然而,这并不可能。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我们正确得看待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一切方法。

许多高度敏感型人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认为自己需要承担整个世界的责任,事实上,没有人能为所有事情负责。特别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感知到身边的不安和焦虑,并总是想尽办法去通过好的表现,抚慰周围人的情绪,而常常被夸赞为懂事儿的孩子。如今回想起来,孩子超出同龄人的懂事并不是什么值得家长夸耀的品质,是孩子童年承受了本不该属于他/她的情绪上的负担。自此,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晚点儿“开窍”,在童年期温馨和谐,无负担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敏感儿童,会在将来更多地体会到敏感带来的益处。否则,只能靠成年后的自己,不断给予自己更多的心理暗示,挣扎得为自己的敏感型人格撑起一片天空,才能重新启航出发。
“高敏感型人总是委屈自己,努力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或者痛苦。他们也花更多精力去维持与他人的关系。而那些相对神经大条的人,似乎更少去考虑将要说的话或者做的事情。这让敏感者们非常难以接受。他们难以置信有人会说出如此不适宜甚至伤人的话。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像自己一样,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深思熟虑,谨小慎微。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所以,如果他们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受到冲击,那么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倍感受伤...... 一旦他们被刺激淹没,精力耗竭时,也会非常不顾及他人,甚至难以接近...... 因此高敏感人群常会被误解为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高敏感型人拥有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梦想中的人生总是精彩纷呈,内心世界也是五彩斑斓。从个人经验来讲,独自一人时,我很少感到孤独无聊,甚至享受其中。我不需要依靠别人活得快乐,相反我会因此获得自由。对于那些日程紧凑,生活忙碌的人而言,失业或者退休很可能是人生中难以顺利渡过的危机。相反,敏感者们对此的态度要积极许多,他们非常欢迎这天降的自由,将之视为难得的机会去创造新的自我,享受宁静的生活。敏感者们思如泉涌,并不需要特别激励。这股强大的动力甚至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因为它似乎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强烈渴望。”
高敏感人群的天赋:更加谨慎,危机管理能力更强。总是提前考虑好每个细节,想象多有可能的风险,并准备好对应的解决方法。“高敏感型人不仅擅长想象可能的结果,还常常能预想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你可能会思前想后,将所有细节考虑周全。不过,这虽然会帮你降低出错的概率,但是它也会降低你对事物的接受速度。因为你总是花费太多时间去担心可能的风险。虽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力,但是它的缺点在于:你很有可能得长期处于担心焦虑的状态。或许你已经对此深有感触。”如果真有这样,可能我们需要学着如何选择性地关闭这项能力了,通过一些放松技巧或者冥想来缓解。高敏感人群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冲突和失误,你的身体里储存的能量实在有限。尽量避免没必要的争吵,因为它会让你的神经系统久久不能恢复常态;甚至要避免饥饿、干渴和寒冷,因为跟其他人相比,你会因此受到更深的影响。
因而,我们需要自己做的事便是适当降低给自己设定的高标准,避免对自己太过苛刻而在内耗之中疲惫不堪。我们需要自己留有一些空间,得到短暂的休息。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苛刻的完美主义者,甚至是在游戏当中,竞技类游戏一个赛季不允许自己输掉一场比赛,养成类游戏不允许自己的成长出现中断,一旦出现读档重来!在获得完美履历的短暂满足之后,便是快速对游戏丧失了兴趣。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身能力,兴趣和优秀习惯的培养,常常因为中间出现中断不能完美执行,亦不能读档重来,干脆删档不做了,表现便是别人所说的三分钟热度。其实质又有些不一样,并非对这些有意义的事物丧失兴趣,而是因为自己无法继续完美执行而在心中郁结找不到出口。直到后来,读到本书的一些片段,在优秀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允许和接纳自己出现中断,并且心理暗示自己即使因为主客观原因未能完美执行,自己依然极其优秀。允许自己偶尔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予以自己此类的心理暗示之后,反而诸如阅读,练字,健身,学习新技能这些之前未能养成的优秀习惯得以每周或者每月为单位,有计划又辅以合理调配得执行了下去,并且收获了无限的自信。告诉自己,即使自己偶尔表现得不够好,甚至想偷懒,人们依然会一如既往得喜欢你。
除此以外,我想要分享给高敏感人群的一点就是,即使我们擅长从自己从事情本身寻找问题的根源,但是请停止为别人的责任买单!当出现针对自己的不合理指责之时,千万不要委屈自己,讨好他人。曾经这样的高标准行事,低自尊做人的方式为自己招来了久久不能释怀的抑郁。尤其是面对职场里的老板,上司,同事的甩锅行为,需要我们高自尊得给出回击,勇敢说不而非默默接受,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我们般有责任感,有些人就是手段拙劣,毫无同理心的人间败类,这里我毫不避讳得说!当你如此践行之后,就会发现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抱崭新的人生。那些因此而离你远去的人,并不值得你为他/她牺牲,反而在当你展现真实的自我以后,有些人甚至会离你更近一步。《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我,到点下班》皆是在阐述这种不值得,我看日剧多些,是因为我始终相信今天日本社会遇到的所有问题,每一样,20年10年甚至5年以后,就会如蝼蚁一般侵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有机会提前去看一看别人的挣扎,总好过自己的束手无策,直到被蝼蚁咬穿!

当你不再浪费精力去伪装自己,去承担责任,去讨好别人,去答应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事情,慢慢地将真实的想法,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你会拥有全新的,被肯定的人生体验。否则最终的你逃不过疲惫不堪而无法考虑周全,甚至不加解释地直接起身逃离,或者希望不被注意地悄悄溜走。即使你呈现出来的我不那么完美,你也会发现人们会一如既往地接受你、关心你。
在花了上面这些漫长的过程建立好了心态以后,我们需要主动为自己的人格创造空间:
· 享受大自然
· 静坐、沉思
· 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事:跑步、跳舞、按摩、游泳、洗澡或者足浴
· 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给自己买束花、绿植或者盆栽,静静欣赏;试试美食,听听音乐,将生活装扮得赏心悦目些
· 逗逗小动物
· 写一篇日记,写一首诗,写一本书
· 欣赏艺术,或者自己尝试创造
· 培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让你与他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当我自己确开始践行的时候,慢慢地才终于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简单的小幸福,原来人生其实不用过得这么拧巴,原来自己不一定非要跟着上这个快节奏而麻木的生活,也可以开心地活着,并且在自己的节奏里适应得越来越好。要允许自己偶尔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放空大脑的信息处理,反而是给自己的再充电,让内心平静下来,也让自己睡得更加安稳。
这一篇,其实我自己已经攒了很久了,今天先行把它发出来当做书评的上半段,仅仅是带领大家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也放过自己,那么在本周晚些时候的下半部分当中,我们再去聊聊这本书的书名,高敏感人群那些与生俱来,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让我们承担多少苦痛的时候,也为自己可以做成的事情感到骄傲和满足!
NISHIKI
2019年9月25日 天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