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砖雕的经典之做百字嬉戏图,体现了精湛的技艺和巧夺天工的绝技 鑫华古韵砖雕学习的榜样
徽州的砖雕艺术是随着徽商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明清开始,徽州的民居,祠堂,牌坊上就都有了砖雕艺术,
砖雕艺术的纹样也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渐渐发展到清中后期的细致,华丽,繁缛.砖雕艺术十分注重情节性构图,技
法上多采用深浮雕或是圆雕等,背景习惯采用散点透视的处理方式,以表现砖雕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所以在徽州的砖雕
艺术中有五六层工和七八层工之说,甚至有干层工之说,当然这并非独指砖雕艺术.
此砖雕总长195厘米,宽37厘米,厚7厘米,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共由7块构件拼接而成,共同组成了一幅百子嬉
戏图,整套砖雕的外围,以浅浮雕琢刻出几何纹样,每两块之间雕刻有石榴,寿桃,玉兰,菊花,佛手,荷花,芙蓉等花卉和果蔬.砖雕主图则是众多的亭台楼阁,中间由九曲十三桥相连,院落中松,竹,梅错落有致;墙角玉兰含笑,桂花飘香;溪边垂柳青青,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拂,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园中假山,怪石林立,错落有致,小桥流水,亭阁小憩,小儿偎依,一派天伦之乐的盛世景象.主图右角是五老观太极图,但实际上却简化为了三老,而另二老却是演变为一老为d,JL所搀扶拄拐前行,另一老则正为孙/L讲着故事,在二老的边上有孩童拿着风筝,似乎欲乘东风急急放飞,左边的小石拱桥上则有孩童候在桥柱石上,看着两个小伙伴在水中捉鱼摸虾,可能是有所收获吧!一小孩儿乐得手舞足蹈,而另一小孩儿也疾步上桥,想睹为快.再左边是六七个小孩围在一个大大的鱼缸周围,两小儿踮着脚把手伸进缸中,意欲提起一尾金色大鲤鱼,门牌外一子歪坐,而另一子轻手轻脚地似乎想捉弄他.他们旁边另有两三个小儿围坐石桌前,玩着游戏,隔栏相望,一年纪稍长的小子手提长枪,刚刚舞毕,一小弟趋前递上一方汗巾用以拭汗.在左边的回廊中童子两两结伴,少小无猜,又好像在说着什么,两山间有一瀑布顺流直下,溅起朵朵水花,一小儿站立独木桥上观看瀑布.在另一独木桥上,两个小儿相互搀扶,以防跌下桥落入水中,每一步都是那么小心谨慎,小桥左边的回廊里,孩子们学着大人的样子相互作揖.廊下河畔,几个小孩嬉戏作乐,更有一子手持宝剑,由一小儿驮着作骑马驰骋疆场游戏.而父母布置的孔孟读本却被远远地扔在石桌上无人翻看,这一幅砖雕画画面构图严谨,但又不失生动,画面人物琳琅满目,却又古色古香,雅趣横生,尽显古人向往天伦之乐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