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聊后感
最近几天,各种机缘巧合下和很多人聊了天。
可能与我自己所处的时间和状态有关,每次话题都不免聊到未来,聊到专业,聊到越钻越深的状态。
现在处在一个时间的节点,觉得身边的人好像都在做准备,保研的准备保研,出国的准备出国。我却好像处在一个有点混沌的状态里,能力低不成高不就,看着别人在做啥,自己才有了一点想法。
想到htx之前和我聊天的时候问了我一句:你想要的生活状态是什么?看起来轻描淡写,却一下敲打了我。
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忽略做什么的目的和意义。我也喜欢这种非功利心。但是这种非功利心应该放在自己喜欢的东西身上。
自己其实已经有了一个想要的生活。你并不想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科研上,为了一个并不太喜欢的专业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从一个过小的支点去看这个世界。这种局限是很可怕的。
你有自己想要的。工作上,环境要OK,薪水要OK,可以负担得起自己的艺术花销,出国旅游的喜好。我可以接受努力和付出,因为这是我自己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过程,敬业和尽责也是基本。但我无法接受那种长久的局限的状态,长久的付出和努力无法成正比。我的工作要和生活平衡,初期可以多付出,但是适应之后节奏要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要有一个可以往上的前进状态,一个正反馈。我要有适应的交际圈子,不是仅仅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这方面,你自己主动很重要,你要敢于造作,但你的环境也很重要。
其实你已经有了很多的理由做你想做的那个选择。你不想与有毒物质打交道,你不想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不想完完全全把把世界和精力奉献给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想成为一个化学家或者化学教授,这个称号并不能给你快乐。
那么,其实你现在面对的事情就顿时简单了起来。保研本校或者好一点的非直博学校。本科的时候出一次国玩玩。以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目前在考虑范围内的是与化学杂志有关的,这时候你需要的做的事情是好好学英语,了解相关信息,做相应的准备。
研究生阶段,就好好一边努力准备本专业的事情,一边学习新的技能,目前在考虑的是软院和经济,还有外语,如果那时候你还是喜欢科研,那么就转博吧。
当然,这些准备并不意味着你对自己现有专业和学习的松懈,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这个可以是无目的性的,一个使自己快乐的过程。
现在能做的短期目标就是
1.好好学习,好成绩保研,拿奖金,拿出国机会
2.认真学习英语,准备六级,准备口语,
3.做好大创项目,积极参加各种项目
4.了解其他专业和未来,国外信息。
你要做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如果以后想起来,你会为这个敢于做喜欢的事情的自己骄傲的话,那么就大胆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