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的夏天:日与夜
温馨提示
把握你自己的人生节奏,踏实的来。
“你的离职欢送邮件发了欸。”
9月26日,下午5点,朋友(也曾是同事)转头向刚小睡起来的我说。我摸出手机,打开钉钉,刷新钉邮,果然,看过很多次的标准离职通知邮件,这次,是我的名字和照片了。
我截下了这封邮件,退出了所有的工作群,“这下,是真的离职了!” 我心里对自己说。
我的离职过程漫长,因为要销掉50多天的假,所以在我已经搬去广州住了两个多月后,还是要再回来深圳办离职。当然也可以不回来,但工作电脑在手上、转党组织关系、处理住房公积金等都得本人,索性回来一并处理。
“一想到明天要进办公室,我就很紧张。” 我一边收拾电脑一边跟朋友说,她笑了起来,明白我说的这种类似“近乡情怯”的紧张情绪,虽说,空间还是那个空间,人也还是那些人,但离开这个动作一经发生,变化就已经开始。
跟同事们打招呼,他们意外我怎么突然回来,随即又问,我离职后都在干什么。我觉得很有趣,自7月15日开始销假后,每次别人听到我辞职了,紧接而来的问题一定是“那接下来,你要干什么?”,如果,已经找好下家,这个问题倒不难,反之,则不太容易。
刚开始销假那会儿,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正在考虑我供职机构的工作机会,想找我了解情况。正事聊完,她问我离职后在干什么、有没有找工作?我回她还没开始找工作、想先停一段时间。她一听完,立马劝我:你赶紧找呀,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工作不好找啊,我年初也跟你一样,想先休息一下,结果到现在还没找到满意的工作,你听我的,赶紧改简历,找内推啊,不要完全休息啊!
原本惬意躺在阳台上的我,随着她愈发急切的话语,竟无意识挣扎坐起身来,挂了电话,望着对面星星点点的高楼,惬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是充斥全身的焦躁,丢开手里的书,有立刻去开电脑改简历的冲动。
阳台上,摆满了室友种的各种植物:多肉、蕨类、玫瑰、金钱草、刚破土不久的向日葵苗等。每天早晨,阳光穿透水泥森林,从东边倾泻在阳台,植物们随晨风摆动,影子摇曳在逐渐升温的地板上。我、室友和我们的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呆在阳台,即使什么都不做,纯发呆。
一次跟朋友在阳台上的聊天,她也问我离职后的计划,我坦诚暂时没什么计划,就想先停下来,重新找回自己生活的节奏。她点头,说这很好啊。我们还聊了很多,比如,工作是什么?生活是什么?工作和生活的交织、界限、区隔和权衡?
四年前,我也停下来过。
2015年1月,我辞去毕业后做了4年的第一份工作,直到2016年3月才开始这份刚辞去的工作。不工作的那一年,日子简单又重复,学英文、看书、跑步、做饭,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去尼泊尔做了个三个月的实习,以及在冬天结束了那段四年的恋情和离开一座呆了八年的城市。
现在回看,停下来的那一年,也没有什么特别,我没有脱胎换了一个人,也没有了悟什么人生大道理。生活在继续,我找到了新的工作,在新的城市开始生活,也有了新的人际关系,所以,停下来,不立马找工作,也并不会怎么样。
我的焦躁平息了。
停下来的这几个月,生活似乎和四年前那次没什么两样:看书、运动、做饭、偶尔和朋友聚会。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总会让我陷入恍惚,怕重蹈了四年的覆辙:花了时间,却没有完成自己最想完成的事情。 这种恍惚,在最开始的那几周特别明显,时间百分百回到自己手上,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不用工作,充实感、成就感和意义感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无以名状的虚无感。
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我一直在回避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没有了工作,我活着为什么?
四年前和四年后的两次停下,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这里,这次,我决定面对问题。
7月13日结束工作,7月14日下午五点,我所有的行李都被搬上了货拉拉。司机开上高架,右手边那栋能看到香港的工作了三年的大楼往后退, 我抓了几张照片。不一会儿,深圳的城市森林逐渐在身后隐没,距离广州的指示牌,KM数值越来越小。晚上11点,伴随着散落一地的行李,我极其迅速地结束了在深圳的工作和生活,开始了在广州的生活。
我又开始做饭,一日三餐,自己吃,和室友一起吃,邀请隔壁的邻居一起吃,和各种朋友一起吃,也有很多机会吃到了别人做的饭。我十几年前学会做饭后,有好一阵子,要天天做饭给全家人吃,那时,做饭对我来说就是一项家务,并无任何趣味。住处的楼下随时能买到新鲜的肉菜,时常有不同的朋友来做饭,没吃过的搭配,不同的口味,围着饭桌相互的鼓掌称赞,碎碎的闲谈,空掉的盘子,我就像一个突然恢复了味觉和嗅觉的人,突然体验到了做饭和好好吃饭的乐趣。


我也重新开始跑步了。跑过花城广场、珠江边、东山口、工业大学、大马路,才在附近的医院找到了最合适的跑道;试过早上五点半起来跑,结果因为起太早白天总犯困,就改到傍晚七八点跑;从一股脑瞎跑四五公里到跟着指导跑七八公里,一天又一天,慢慢地重新找回了身体的节奏,18点50分医院的路灯会亮起,住院楼里散发着消毒水味道、居民楼里飘出的沐浴露和饭菜香、河涌哗哗流动带起了水腥味,以及整个世界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我也有了很多时间去看自己一直想看的书,我甚至非常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了广州的图书馆服务,也从这个侧面开始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构成产生了兴趣。周一到周五的图书馆,坐满了很多在自修的人,看,暂时不工作的人(年轻人)也很多。
我还意外的学习了钢琴。住处有一架钢琴,一直闲置,没人使用,我和室友本着资源不用就是浪费的观点,报了几节体验课,学了简谱,每天练个半个小时,僵硬的鸡爪子竟然也能左右手配合熟练弹出《虫儿飞》、《天空之城》和《卡农》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有乐趣和成就感,也让我想突破舒适区,去学习乐理和五线谱,去拥有更广阔的机会和乐趣。
我骑了很多的单车,在自己能掌控的速度里,看到了很多意外之美。一次傍晚六点,沿着河涌往回骑,前面的自行车,一个瘦高的男生,穿着白衣蓝短裤校服,书包背在背上,坐在后座,上身攀在前面同样白衣蓝裤的壮壮的男生身上。他一手举着开着游戏的手机,头往前凑,嘴里不停念着化学反应方程式,只不过元素变成了学霸学渣和学沫。前面男生书包挂在胸前,他不时抬手扶起滑落的带子,柔和温暖的夕阳,穿过树枝,斑斑驳驳打在他带笑的侧脸上,光影中,除了他们,高矮、不同颜色的校服们,叽叽喳喳混着车铃声。
我还认识了很多人。我古灵精怪又充满勇气的室友,我隔壁只是喜欢同性的邻居们,每周日下午借用客厅做团契的朋友,心智障碍青年和家长,帽峰山写作班的老师和营友们,以及他们的朋友们。然后才有大热天在华南植物园边流汗边流泪的露天烧烤、在隔壁邻居家喝不同的酒划拳聊天到凌晨三点,以及因为坡度陡到想骂人憋着口气才登顶的爬山。
还有,室友那播了50颗,最终以2/50的机率成功绽放的向日葵和全军覆没的薄荷。

前不久的一个傍晚,从图书馆骑车回住处,九月天朗气清,舒适的风拂过身体,抬眼是玫瑰金色的晚霞,浓烈的铺了半个天空,圆盘子似的落日挂在其中,我沿着珠江慢慢骑着,心中充满感动。
在深圳时,有一次约一个同事吃晚饭,也恰巧碰上类似的天气,他看了好一会儿天,才向我们说:这是我第一次那么早下班,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地方白天的样子。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也一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我想起来一次早上跑步去东山口,七点钟,穿着不同颜色校服的年轻学生从我身边经过,我突然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勃勃生机,顿时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也惊醒,原来珍惜的那方格子间,已经开始让我错过太多具有生命力的体验,时间珍贵,分清主次,就不愿蹉跎。
那个傍晚,看着被染上夕阳红色的手臂,那种萦绕许久的虚无感,经由没有被工作挤占和麻木的全然自我相处的一天又一天,也终于飘散开,露出了脚下的路,虽然前方未明,但至少,现在踏下的每一步,是自己选择的,是心安的,具备充实感、成就感和意义感。
所以,辞职后的夏天,日与夜,都是一个不错的夏天呢。
往期相关:
郭享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只寒鸦坐在树枝上思考存在 | 我的解放日志05 (3人喜欢)
- 找工作到底在找什么?| 求职中 (5人喜欢)
- 不想做算法的奴隶,数字断舍离试下?| 我的解放日志04 (2人喜欢)
- 当着别人的面哭,也OK的 | 我的解放日志03 (3人喜欢)
- 我要那个漂亮的女娃娃!| 我的解放日志02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