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笔记(三十)
新德国电影(续)
1、法斯宾德——对社会的直言批判 法斯宾德,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被称为新德国电影的心脏。他熟悉电影制作的多个方面,具有卓越的才华和旺盛的精力。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主要体现在主题的思辨性、批判性。 法斯宾德在叙事结构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好莱坞的类型化与国度的风格化的结合,使得现代主义电影的结构中融入了叙事的色彩,电影的叙事结构被打破。其次,重新确立了电影大众媒体的性质,即注重观赏性和历史思辨性的结合,客服了现代主义电影曲高和寡的特性。 法斯宾德的“德国女性四部曲”——《玛利亚·布莱恩的婚姻》、《莉莉·马莲》、《罗拉》、《维罗妮卡·佛斯的欲望》。这四部电影分别表现了四位女性坎坷的命运,是德国上个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社会缩影,展现了法西斯战争的残酷和战后重建时期人们精神的畸形。在悲剧中寄予了新一代德国人对于历史的理性批判和反思。并且,在“四部曲”中,他还将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可视性与个人化的风格融合在一起,使得电影在富有教义和思辨的基础上,又带有娱乐性和观赏性。 2、文德斯——“公路片” 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四杰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轻的导演。他对于电影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和发展了“公路片”。它是由“探索”和“寻找”的主题构成的,映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欲望、梦想和恐惧。在文德斯的电影中“流浪”和“疏离”永远是主角,这两个元素可以在银幕上创造出充满诗意和空虚的世界。 代表作“旅行三部曲”、《德州巴黎》、《东京之行》等。 “旅行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举动》、《公路之王》。 《爱丽丝漫游城市》讲述了一个摄影师陪小女孩找母亲的故事。 《错误的举动》讲述了一位作家为寻找灵感而游历的故事,画面富有诗意和哲学象征内涵。 《公路之王》是以写实的基调批评当时媚俗的电影文化。 三部电影主人公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汽车里度过的,他们在旅途中领略景色,感受社会氛围。 tips: 公路片的几种类型: (1)表现孤独抑郁:《逍遥骑士》 (2)表现刺激暴力:《邦妮和克莱德》 (3)表现人的孤独:《德州巴黎》 (4)表现治愈:《菊次郎的夏天》
-
白玉脆脆角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9 20: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