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转眼间,大学四年也“混”过了,毕业了,各奔东西,继续学习or开始工作,大城市or小县城,公务员、国企or私企……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这时候我们总是会听到——
回家多没意思,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生活都没有激情,多没意思,咸鱼。言语之中或多或少都在贬低“回家”这个选项。
而那些选择回小县城的人,在说出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也总是说,“我没有你们上进,我就回家做条咸鱼吧。”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留在大城市,顶着压力奋斗不止的人生更值得去选择,而回家就不值一提,被说成没意思呢?好像这个选择更低层次一点?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用统一的标准去对待不同的人,总是要去评判选择的优劣或是高低呢?人生是自己的,你想要如何去度过,你觉得怎样是适合自己的,怎样的生活让你更自在开心,那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选择没有高低,生活没有优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大四的寒假,最后一个寒假了,一帮高中同学趁着这最后一个学生时代的假期约了一波,见到了因为大学在内蒙而许久未见的前桌,大四,自然而然地就聊到了去向。她说,“我没你们这么有上进心,我想回来这,喜欢这山山水水,朝九晚五的工作,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些自嘲。确实,我听的太多,那些所谓很有“上进心”的人,总是贬低这种生活,好像只有留在大城市奋斗的人生才是最棒的。可是他们忽略了,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选择本身本就没有区别,只是三观不同罢了。而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才会让选择回家的人,总是以自嘲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选择,其实他们或许比你过得更自在,只有你在自以为是罢了。
之前看过一个渔夫和商人的故事。一个渔夫捕鱼技术娴熟,但是他每天总是用很小一部分时间去捕鱼,够吃就行,剩余的时间都在休息晒太阳,和外孙玩,日子过得自在,悠闲。
有一天,一个商人和他说,“你捕鱼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多捕一些?”
渔夫说,“够吃就行了,捕那么多干嘛?”
商人说,“多了,可以拿去卖呀。”
渔夫说,“然后呢?”
商人说,“然后可以赚钱啊?”
渔夫说,“然后呢?”
“然后赚很多钱,可以开公司,卖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
“然后呢。”
“然后就可以退休,晒晒太阳,陪孙子玩,享受天伦之乐啦。”
“可是我现在就已经是这样的生活了,何必那么麻烦呢?”
……
对呀,何必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都有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积极进取那就去奋斗,想要安逸简单等我生活那就朝九晚五,无论什么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本身并没有任何区别,不是吗?人生在世,请为自己活,选择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