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
推荐《精打细算》作者:花满筛
如果按照对文章喜欢程度的顺序来决定推文的话,这一篇很早就应该出现了,《撒野》《白日事故》《精打细算》可以算作我最让我感动的高中、大学和职场故事三连,不同人生阶段,故事里的人都不算顺遂,幸得都有一个人陪伴,温暖了这段岁月。这篇文章我看的比较晚,等我发现花满筛这个作者的时候,她已经坑了很久,仅有两篇完结文,另一篇《丰盛时光》我觉得只能算中规中矩。
《精打细算》这篇文章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推,看过的人就知道那种一言难尽的感觉。文章前期的风格温馨又日常,打打闹闹的一口一个“哥们儿”,其实两个人早就对彼此一往情深,这个阶段心里会跟着酸酸的,但内心笃定他们不会错过,以为这就是一个文笔较好的普通小甜饼罢了,直到他们明确了心意,把幸福推到最高峰时才看到了全文的30%,我发觉事情并不简单,果然这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作者,甜蜜中埋藏的地雷,让我之后每翻一页都小心翼翼,怀疑每一种可能的变故会把我炸到心脏病发,后半程我看的实在心累,只能去找了个剧透,但求赐我一个痛快。但是我不在这儿说他们遭遇了什么,因为有心理准备的去看剧透,和被人强行喂剧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况且这个剧情在文章看了一半的时候知道和还没看就知道了也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反应,前一种会觉得心里大石头落地了安心接着看,后一种可能就觉得太难了太扯了不看了吧,所以我强烈建议能忍住好奇的人,都不要马上去搜剧透。
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怎么推的第二个原因是“雷点”有点多,之所以在这个雷点上打冒号,其实有些雷不算是真的雷,真雷是那种碰一下就外焦里嫩,(对我而言)真骨科、父子、1vN如果没人给我排雷,我不小心看到了真的会有生理性恶心,但有一些雷遇到合适的故事我愿意去try something new,对应《精打细算》主要有两点,“第一人称”和“穷”。我始终认为“第一人称”不算雷点(在推荐《陈伤》的时候详细写过),只是因为不好写,才导致很多第一人称文不好看,渐渐的大家不爱去尝试了,但这个文体本身有啥可雷的呢。这是一个以受的视角来诉说的故事,虽然攻的心理活动是隐藏的,不过这种第一人称的快感就是读者可以像主角本角一样去感受不安、怀疑、犹豫等等情绪,因为受的所有心情变化都和攻息息相关,甚至会看到忘记了这是第一人称,一个人的心情完整的包含了两个人的故事,这是爱意最高的体现,希望这是一篇会让人对第一人称产生改观的文章;关于“穷”我一个朋友是绝对绝对绝对不碰穷小子的恋爱的,因为她说一穷干什么都不顺,太虐了所以不看。这是真的,我在看《精打细算》时也有同感,有一幕是受看到攻大冷天用一个矿泉水瓶喝水,而且还是写上名字重复使用的那种,正好受的银行做活动,只要存两千就可以送一个保温杯,攻却连两千都没有。太南了,攻的穷让我窒息,有着高富帅的外型配置,却过着捉襟见肘的底层生活,这种感觉和乡村文学还不一样,它没有“土”就是纯纯的“穷”,我现在觉得这篇文章和《图灵密码》完全可以相互作用达到完美中和嘛,穷的怕了看看《图灵密码》压压惊,炫富到腻了看看《精打细算》醒醒脑。关于这一篇的“穷人”我觉得还挺真实的,没有一味营造穷人很可怜我们需要去关爱他们的立场,反而是很理性的去看待,穷只是一种状态,不是令人厌恶的理由,因为贫穷随之带来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一部分穷人素质低下和对别人的帮助过分依赖才是令人厌恶的理由。我家对面有一个开发中的楼盘,我偶尔不做饭在门口小吃店吃点啥都能遇到大批农民工,我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因为看过这篇文章,我还会留意一下其中会不会有帅气的农民工。大部分农民工其实很好的,小吃店里饭不够可以自己加,有一个超大号电饭锅,盖子挺重,我看过一个农民工大哥见到一个小朋友去盛饭,就主动帮小朋友举着锅盖子。但是当一群农民工风卷残云的吃完离开后,我和店员一样皱皱眉头,食物垃圾随地丢,在店里吐痰,不好的习惯没有随着他们进入城市打工而改变。不是每个农民工都是韩暮雨,但我觉得每个银行柜员都差不多是满腹唠叨安然,哈哈哈。
我之前写的日记下有个评论将耽美小说比作是流水线生产的爽文,90%甚至更多的耽美小说我承认是这样,所以我也要郑重的声明,虽然我是一个从高中就开始看耽美小说的人,但不代表我是只看耽美的人,阅读是我的爱好和习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都会涉猎,并且是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才看闲书。真的不提倡小小年纪就毫无鉴别的看一些低俗的耽美作品,并不是只要是文字就值得阅读的,特别是对于耽美文学,我愿意坚持推文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哪篇文章肉多,而是用我自己有限的鉴别能力告诉大家哪篇文章值得看,自己做到推荐出去的东西不愧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