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国的故事
因为曾经都那么国际主义,以为工人阶级没有祖国,能唱《国际歌》就是同志,自从阿芙乐尔号炮声响起,全世界无产阶级也有了祖国,莫斯科的树梢上升起故乡的圆月,以为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一切的美好美好的一切,必定出自克里姆林宫。如果有什么值得拿生命来捍卫,那就去保卫苏联。
尽管,有二十多年,我们用苏修称呼自己那淌着牛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在她轰然倒塌的时候,我们却比任何人,布尔什维克或克格勃,都要震惊和痛心,我们检讨她的过去,依然洁白无瑕,如若不是那个头上顶着胎记,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的骗子,否定了神圣的信念和光辉岁月,我们青春与理想怎能蒙尘!
即便有高尔基发出《不合时宜的思想》,《日瓦戈医生》的爱情与生命遭革命碾压,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挣扎,也未能消解我们心底那份温情与执念,当然,这份执念来的更加远,可以一直追溯到1867,追溯到1848,十余年间产党宣言》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根本原则。这是马克思最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我们一直被告知,通往理想的道路从来艰难险阻,曲折和牺牲,无可逃避也不能逃避,时刻准备,奉献终身,难道不是任何一个革命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吗?
我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完美,过去是,现在也是,未来还是,我本人,周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没有哪个堪称完美,却依然不改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