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孝经》教孝章第五(三)
《文昌孝经》,南宋时期已流传,共有育子、体亲、辩孝、守身、教孝、孝感这六章。全书从道家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生命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得到文昌帝君赐予福禄,乃至得道成仙。

▲八仙宫文昌帝君像
《文昌孝经》
教孝章第五
偈曰:孝弟虽天性,良师当时省,一或千不孝,何能全弟行,罪愆有攸归,师实难卸任,能作如是观,训之方有定。
又说偈曰:教虽赖良师,人亦当自谨,无自干不孝,徒然费师训。
【白话文通俗译】
颂词说:孝悌虽然都是源自天性,但也有赖良师的时时警省。干不孝的事情,怎么能使“悌”行圆满。如果想想造成不孝的罪过之根源在哪里,当师傅(老师)的实在难于推卸责任。如果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训导弟子(学生)才能有确定的准则。
又有颂词说:教化虽然有赖好的师傅(老师),人们也应当自己谨慎,无故做不孝的事情,就白白地浪费了师傅(老师)的教训。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