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白山人再造唐,谋家议国虑深长
两个月前喜欢易烊千玺的一位朋友推荐了我他参演的一部小说改编电视剧,也就是那个时候起我接触到了马伯庸亲王写的《长安十二时辰》。由于电视剧一开始是以倒叙的方式拍摄,看的时候我总会觉得自己智商不够,剧情有些地方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读了书之后,发现许多电视剧落了的细节都被描述的透彻,看电视剧也更加容易理解了。
故事讲述的是长安城的一天十二个时辰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全部围绕着一群称之为狼卫兵的突厥人组织的一场巨大阴谋。而靖安司年轻却有野心的司丞李泌和曾今的不良帅,如今因杀人无数被扔进死牢的死囚张小敬代表靖安司与狼卫展开了一场大唐版本的反恐行动。现在读完第一册的最主要的感想就是:作者的文笔真的太细腻太详尽了!关于书中长安城的布局,人物,设施等等的描述都非常的仔细,令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愿意略过任何一行字。作者也在书的最后写了:
写这么一部作品,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故事的编织、人物的塑造,而是对那个时代生活细节的精准描摹。要让作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长安城,作者必须要对那一段历史了如指掌:怎么喝茶、怎么吃饭、哪里如厕、怎么乘车、女子出门头带何物,男子外出怎么花钱,上至朝廷典章制度,下到食货物价,甚至长安城的下水道什么走向,隔水的栏杆是什么形制,等等—要描摹的其实是一整个世界,无论写得多么细致,都不嫌多。
我想的确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研究才能如同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一样对长安的各种事物如此了解,因此我十分敬佩作者的敬业精神也很喜欢他的文笔。
《长安》并不是一本古风爱情小说,而是一本谋略悬疑小说,其中的种种复杂关系情节等,因此书中主要的两位角色是完全不参与谈情说爱的男性,张小敬和李泌。我个人更喜欢李泌这个人物,并不全是因为是我蛮抱有好感的演员易烊千玺演的这个人物。李泌的人物设定是一位少年,二十出头,这一点足够让他对我有某种亲切感。其次,我很欣赏作者描写的他的性格,最初的狠决和傲气,在书中被不断地磋磨,限制。小说中开头便称他为“神童”,说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如此年级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真的对得起他的称号。当初只有他愿意将人人畏惧的张小敬从死牢里捞出来,已经是体现出他隐忍外表下附有野心和胆识的性格。再后来他为保下张小敬将自己的老师贺知章几近气死,他赌上自己,赌上靖安司,赌上太子,这难道不恨绝?他追求仕途,也肯为长安赌上仕途。再从这段话中:
‘只见整个布面被慢慢濡湿、浸透,彩色的晕轮逐渐扩散,很快每一根丝线都沾染上那股欢腾气息。整匹素绫变了颜色,透出冲天的喜庆。在这一片喜色中,只有李泌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顽固斑点,抿紧嘴唇,逆着人流的方向前进。他拨弄着马头,极力要在这一片混乱中冲撞出一条路来。’
我仿佛看到了李泌无奈的神情,又不敢屈服于命运的眼神。比起桀骜不驯,外表大大咧咧,硬闯出自己道路的张小敬,我更偏向于少年李泌处处隐忍,深思熟虑,极为高傲的人物形象。两个人物在作者笔下被揣摩的透彻,都有他们值得被评价的地方,不过就如我说,比起被网友称“为百姓考虑的阎罗”的十年不良帅,我更欣赏的是富有魄力的靖安司司丞。他虽外表清冷,傲气入骨,但也有情有义。
书中将利益,忠诚,孝顺,写得很内敛。令我最敬佩的是作者能将十二个时辰写成两本书的能力,剧情紧凑不拖沓,场景人物细节描写的细腻。因此我很喜欢《长安十二时辰》,也希望电视剧版的能将书中文字传达的清楚。我要去追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