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辟谷记录—觉醒期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找齐药师辟谷,为期九天。先行各位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记录,药师也多有转发。我所记录的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可供参考,切勿生硬模仿。
原计划是70周年大庆前请两天假,加上7天假期,正好凑成完美的9日留京养生昏睡填坑之旅。奈何临近假期状况频发,最终拖延了一天,变成1+7+1模式。
前缘
在第一天与药师聊天过程中,我逐渐回忆起几次“打量”辟谷的切身经历,这也是能够有幸到药师这里来辟谷的前缘吧。
最近的一次是三、四年前的冬天。彼时怀旧情生,周末在家自制了陕西白吉馍若干、腊汁肉一锅。周一晚上回家发现还剩下些,恰好配白酒,一两酒两个馍,舒心到起飞。谁知后半夜逐渐肚子疼,家里恰好没有合适的药,去医院开药却被留院,于是度过了一段安静祥和的时光。有经验的同志都知道,消化系统疾病如果没严重到要开刀,住院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断饮食断水,依靠注射葡糖糖维持身体所需,给消化系统彻底放假。出院后,有一段美好时光,从小米粥上的清汤开始,逐渐恢复饮食,每增加吃到一种食物,都犹如味蕾新生,舌尖和口腔开出一路的小花,妙不可言,久久回味。这段经历的留下的一个切身体验是:不吃段一段时间,体验也是不错的。
再向前回溯,十年前,去黄山的大巴上,素未谋面的导游绘声绘色地描述另外一条路线——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的辟谷场景。那是第一次听说辟谷这个名称,也记得导游的叮嘱,辟谷一定要找到懂行的人引导,否则易出意外。(记得在百度贴吧上围观过一位兄台自行辟谷,每日晨起自饮“自家水”的记录,真是令人。。。)
十五年前,唐都长安,临近终南山的某一偏僻小寺,老和尚狭小的禅房里贴着一张自书的经验总结。其中一句最为冲击观念、也印象最深的偈语是:“医病以净饿为良方”。净饿,哦,红楼里黛玉是不是用过。
以上点滴,经历的时候都只是认为是一件趣事。到了喝下药师的清肠水,逐渐排空肠胃的过程中,逐渐回忆起来,才明白这些积累都不是无用之功。
清肠
清肠的目的药师讲得很清楚了,之后九天都不吃东西了,肚子里留的宿便百害无一利,一定要清干净。一锅水,无色无气味,口味偏咸。药师说这水做来大费周章,半夜12点操作一次,早上4点再做一次,才能大功告成,所以第一天辟谷的,药师是休息不好的。这么珍贵的水,不能浪费,十分钟喝光,大约4、5碗吧。
因为看过朋友们的记录,心里大概有数,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果然,喝完后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五分钟、三十分钟,各去释放一次,最后九点半做了最终的了结。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两次之外,后面排出来的全是水了。我以为是什么特别的东西,药师说都是大便。
好吧,以这种方式暂别谷物了,后会有期。
采气
十点来钟,药师带我去学采气,到楼下找个僻静处开练。当天太阳不错,既不太烈也不过于稀薄。采气的动过不难,难的是找到感觉。据药师说,采气熟练之后,可以不用动作,动作的目的是引导。
说实话,气这东西实在是玄而又玄,如何采?是我对来药师这辟谷最好奇的地方之一。从实操来看,由手掌而手臂而进入体内的热感,就是所谓的气吧。反正是采几下,就不觉得饿了。药师叮嘱,初学者,一定要采七七四十九下,一天三顿,不能少。
但这个要求,我前两天都没做到。
学采气的时候,我就出现了一个状况——打嗝。或者说,我平时有时候就会打嗝,特别是有时候吃完饭,得打个五块钱的才舒服。因此第一天刚学采气,马上又发作了。
药师毕竟经验丰富,说这是脾胃的反应,打嗝说明胃里有寒,辟谷期间打出来好。后来回家前,药师又叮嘱过一句,可能会出现呕吐,想吐的话吐出来就好了。
然后,第一天回到家昏睡不起,彻底没采。
第二天要早起办事,七点多钟办完回来又睡了一觉。醒来时,伟大祖国70周年阅兵就要开始了,电视看了一半,想起要采气,同时可以到户外拍飞机。于是愉快地出门,找到一处僻静开阔、阳光静好的地界。刚采了两下,一个大嗝就压抑不住地响了起来。连打了几下顺了气,准备再来。刚才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第三次,不仅打嗝,要干呕起来了。想到药师说的吐出来更好,为了不污染公共环境,速速转身回家,在阳台上又采了七八下,感觉再次袭来,疾步冲向马桶,却还是干呕。强为努力,勉强吐出来两口水,酸苦酸苦的。直起腰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是泪眼婆娑了,画面相当感人。
就这样,第二次见到药师之前,采气的作业是基本没做。
直到第二天半夜醒来,了无睡意,还觉得有丝丝饥饿感,于是爬起来采气。直到这时才比较顺,还有打嗝,但明显好了很多。
第三天在阳光下,采气就顺畅很多,还微微发汗。但夜晚采气感觉还是要弱很多。
按摩
学完采气,回来就上了按摩床。据说这并不是每个辟谷机构都有的福利。
首先出场的是药师额外附赠的脊柱正骨。先趴在床上,被抚摸了一遍脊柱,告知有两处五节脊柱位置不正。当我还在脑补羊蝎子画面来理解脊柱的衔接关系时,咔咔两声就正好了。药师提醒,接下来要挺直脊柱往上拔,免得又回去了。
然后翻面,正式开始按摩。
刚一按到上腹,药师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平时喜欢喝凉啤酒?肚子摸着挺硬的。
凉啤酒?还好吧,记得住的今年夏天就喝过两回,一回两升吧,偶尔喝个一罐两罐的就记不住了。别的凉的东西也吃喝。记忆尤新的时自己没事买了点桑叶泡水喝,以期清凉解暑。不成想最后却变成腹泻不止的效果。
这可能就是导致我胃寒,以及采气打嗝的原因。
按摩的过程中的明显感觉是,要是所说的有结的地方按着痛,第二天的按摩更像是在皮肤和肚子肌肉中间夹了块塑料一样,上下两层都有摩擦。身体另一侧,肝经上也有结,按起来像皮肤肌肉两层之间有一道沟,里面夹了根细长的棍子。揉着揉着,这些硬块感觉舒服多了。
总体感觉,药师的按摩手法像是揉面,不徐不急,不轻不重,很是享受。闲聊中,药师还批判了只会下死力气的盲人按摩,说只用死力气对身体还是有损伤的。
针灸
和按摩一样,针灸也是药师辟谷的保留节目,并且是越来越让人“心惊胆战”的节目。
我以前没有试过针灸,按照一个成年人的自我修养,我觉得应该最多和打针差不多。打针,呵呵,虽然多年没打了,但我是不怕的。
没想到,针灸的效果如此奇妙。
每一针下去,感觉就像一条小虫被钉住一头,另一头就开始四处挣扎。再下一针,又一处开始活跃,上一处的感觉却逐渐暗淡。随着一针一针落下,整个肚皮象被固定的一块木板,再也动弹不得。
药师说,针灸的目的是打开气道以及针对性调理。辟谷就是避开谷道,因此气道畅通才能保障采气容易、肚中不饿。
扎好针就要开烤了,一个小时,要出汗。烤电是个很享受给过程,虽然肚子板在那里,但只要不去想它,还是能舒服睡一觉的。一觉醒来,一点汗没出,果然是寒啊。到第二天,微微出了点,沿肚脐横向排列。药师讲,最好的出汗状态是沿着经脉排列。这个就好理解了,我知道肚子一圈叫做带脉,就像这跟皮带一样的,把其他纵向的脉贯通起来。
烤电舒服,扎针可是痛苦啊。第二天的针明显比第一天更痛,12根针,一针一针下来,不由得你不胆战心惊。药师这时开玩笑,也可以扎个不疼的啊,扎不到穴位上,有什么用?原来,第二天比第一天更疼,是因为身体之间的联系通了,穴位更敏感了。为了身体更通畅,来吧!
作为一个读过几年书的人,本着科学的精神,我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解刨学上,穴位、经络是可以证实的吗?
药师回答:可以。
就像牛羊肉中有大量筋膜,人体也有大量的这种结缔组织。这些组织在生命状态下是活跃的,遍布全身,承担使命,这些就是经络和穴位存在的地方。牛羊一旦被摆上了肉案,结缔组织就基本没啥用了,生命状态下的活性荡然无存。人体在生命状态的经络穴位,通过针灸就是很好的验证方式。
这。。。好的,我已经在验证了。
与老朋友暂别
我说得这个老朋友是:饥饿和馋嘴。
第一天回来的路上,我想试着换个方向去乘公交车,一路上路过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饭馆,什么烤鱼、羊汤、牛肉面、安徽板面、西贝、海鲜大排档、老汤卤煮、江西瓦罐汤……林林总总,充分展示着社会主义建设在民生领域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群众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我,一个辟谷的人,
一个早上四点多起来到下午两点没沾一点粮食的人,
从他们身边一一路过的时候,
内心是无比平静的(虽然不争气的嘴巴是有点犯馋)。
就像一个天天见面的老朋友,每天还见面三四次,突然好离开一段,不习惯是总会有的,怀念也是会有的。虽然嘴巴还有留恋,但胃、肚子是没有空间了——满满的都是真气。
回到家,昏头大睡,是谁吵醒了我?炒饭里鸡蛋、香肠、葱花的香味。唉,鼻子也舍不得他们呢。
觉醒期
以上是大约辟谷前两天的一些感受,还有很多细节没有记下来。
之所以这么来记,我觉得从第二天晚上半夜被蚊子咬醒一时没睡着开始,辟谷的嗜睡期逐渐要过去了。这个阶段我觉得是身体的觉醒期,开始慢慢向另一种营养摄取和运行方式转向。
接下来应该是更为深入和痛苦的转换期,身体内在深层次的一些问题会逐渐浮出水面,并且得以调整,但究竟效果如何,可能要看个人的造化。
亲爱的身体,加油!
下一篇:九日辟谷记录——登顶期
再下一篇:九日辟谷记录——拔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