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重大疾病,还能买上保险吗?
如果一个人有得过重大疾病,而且保险公司理赔过一次,他还能继续得到保障吗?
答案是不一定,要看的买的是什么类型的重疾险。
今天就和你讲一讲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我们要如何判断这类保险的责任好坏?
1.为什么会有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重大疾病已经不是绝症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增加,那么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人在一生中得多次重疾的风险就越来越大。
而且很多重大疾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美国心脏病学会有这么一项研究结果,和普通人相比,曾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可是每一款健康保险的健康告知上都会问到,是否有得过重大疾病,或者理赔过。如果不幸得过一次重疾,理赔之后再想买健康险就很容易被拒保。
因此重疾险能有多次赔付的责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2.最理想的重疾险是什么样子的?
最好的重疾险肯定是要保障终身,并且要包括所有的重大疾病,尤其是最高发的25种重大疾病,而且是得一次病就赔一次。
但是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保险产品的责任和价格是成正比的,责任越全面保险公司的成本会越高,价格也更贵。
所以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也减轻投保人的压力,就在责任上进行了一些限制,比如把重大疾病做了分组,把理赔的次数进行一个限制。
这个重疾分组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共保障100多种重大疾病,把他们分成4个组,每组疾病只能赔一次。也就是说如果赔了其中一种重疾,整组都不会再赔付了。
怎么样分组会更好?
最好的当然是重大疾病不分组,得一次赔一次。
但为了控制自己的风险,保险公司会限制赔付的次数,还会设定一个理赔间隔期,重疾不分组的产品目前最多只能赔3次,价格也比较高。
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可能无法购买不分组的重疾险,只能选择重疾分组多次赔付的产品,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重点关注这些重大疾病是怎么分组的。
从目前各家公司的理赔数据来看,癌症的理赔率就占了70%。
而且癌症可能发生在人体的很多部位,如果已经扩散,可能会需要器官移植。如果重疾险中癌症有单独分组。
比如患者第一次进行了恶性肿瘤的理赔,过了180天的间隔期,如果需要去做器官移植术,那么保险公司会进行第二次的理赔。
所以说,相关重疾如果不在同一组的话会更好一些。尤其是理赔率最高的癌症,最好能单独分组。
假如不幸患了癌症,其他的重大疾病还可以继续提供终身的保障。
同时,癌症会复发、转移,是二次赔付概率最高的重大疾病。因此,癌症有单独分组,并且能够多次赔付的产品责任会更好。
癌症一般会有个五年生存率,所以癌症赔付的间隔期是3年的产品责任会更好一些,当然。这类产品的价格也不便宜,和不分组的重疾险价格不相上下了。
那如果预算还想再低一些,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这就要看我们国家统一定义的25种高发重疾里面,六种最高发的重疾是如何分组的。我们来看讲义中的第一张图。
其中用黄色标注出来是最高发的六种重疾,占了所有重疾理赔的94%。这是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我们称它为A产品。
在A产品中标黄的六种重疾被分散在不同的4个组别里,分散比较均匀,因此这个产品的责任是比较好的。因为同一个组的重大疾病只能赔一次。
而且普通人得某种完全不相关的重疾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但是另一款价格更高一些的重疾险,我们称它为B产品,B产品中重大疾病分5组赔付5次。但是三种最高发的重疾都被分在了其中一组,从重大疾病的分类角度来看,还没有A产品好。

而另一款与B产品价位相同的重疾险,疾病的分组就要均匀很多,同时癌症有单独分组。

还有一些大公司的产品会把25种高发重疾都分在一组。然后添了个附加的疾病险,包括了其他几十种重大疾病,也管自己叫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保费还非常高。
这附加的几十种疾病理赔率加起来都不到2%,而理赔率占98%的那25种高发重疾加在一起只能赔付一次。
这类保险是非常坑人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时一定要重点关注疾病分组,看高发重疾是否分在了不同的组别,而不是盲目追求重疾的数量或者赔付的次数。
当然了,重疾的理赔标准都非常高,所以轻症的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我们下节课会讲到。
总结一下
终身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可以在理赔过一次重疾后,继续提供其他重大疾病的终身保障。
其中,重大疾病不分组、多次赔付的产品责任更好,价格也更贵。
如果预算有限,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要关注高发的六大重疾是如何分组的,决定了这个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是否物有所值。
最好选择癌症单独分组,可以多次赔付的产品,因为癌症的理赔率占所有重疾的70%,而且会复发和转移。
相关阅读

作者Kris,R&F创始成员,资深保险经纪人,金融硕士,签约作者,终身学习者。vx:shuwen-18 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番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