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摘录
1.我们说,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两种意识:一种是潜意识,一种是意识。意识在心灵的表层,潜意识在心灵的深处。然而,由于人们内心的懒惰和恐惧,每当心灵遭遇到痛苦的时候,意识都会极力逃避,具体的方法就是用谎言来麻痹自己,强行把痛苦的感受压力进潜意识,从而逃避真相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但遗憾的是,意识感受不到痛苦,并不意味着痛苦就消失了,相反,被压抑进潜意识的痛苦则会在更深的层面折磨你。
2.恶,可以定义为: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不择手段去毁灭别人的自我。
3.《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说:“掌握世界所有事情的兴衰,并不是你我分内的事情,但是从整理内心开始,连根拔起一切恶念,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布伯在《善与恶》一说中说得好:“在灵魂的晦暗深处,孤独的灵魂在不可思议的捉迷藏游戏中,自觉地闪避、躲藏。”
5.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欣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对变化充满感激!
6.首先,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受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精神官能性的?这一痛苦是帮助我成长,还是限制了它?”刚开始的时候答案就会非常清楚。例如,如果我要去纽约演讲,我会为如何到达而焦虑,于是我的焦虑便会促使我去看地图,如果我不焦虑,我也许会迷路,让上千名听众在纽约空等,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焦虑才能好好活着。然而,如果我这么想:“要是我的轮胎漏气或者发生意外,怎么办?就算我到了演讲的地方,我找不到停车位,怎么办?很抱歉,纽约的听众,因为种种原因,我无法来纽约演讲,我不得不放弃。”显然,这种焦虑性的恐惧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帮助,反而带来限制,这就是一种神经官能性痛苦。人类是天生逃避痛苦的生活,欢迎一切痛苦是很愚蠢的,但逃避所有痛苦也是同样愚蠢,我们在成长中所做的基本抉择之一,也就是必须分辨神经官能性痛苦与存在性痛苦。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那么第二步你就要自动调整。接着就要进入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就像匿名戒酒协会教导的那样,“拉开架势”或“假戏真做”。我第一次领教这套方法的功效,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害羞。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我常想提一些问题,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并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公开说,还是私下交流。但我尝尝欲言又止,因为我太害羞了,害怕被拒绝,担心被人看做傻瓜。经过一段时间,我终于问自己:“你这样害羞,什么问题都不敢问,这会改善你的生活吗?你本应该提问,但害羞让你退了回来。你仔细想想,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还是在限制你?”一旦我这样自问,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它限制了我的发展。于是,我就对自己说:“嗨,斯科特,如果你不是这样害羞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是英国女王或者没过总统,你会向演讲人走去,说出我要说的话,所以,接下来我告诉自己:‘好的,那么走向前去,按那个方式去表现,假戏真做,像你从不害羞那样去行动。”我承认这样会让人胆怯,但这正是勇气之所在。
7.《神圣》一书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如果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上苍设计好的,其目的在于指引我们走向神圣,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