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3《精力管理》
目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精神能量,是通过和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和超越我们自身利益相联系而得到的精力。只有当我们非常在乎、觉得自己做的事确实很重要时,我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寻找意义和目的是所有文化最有影响、最永恒的主题之一。目的为我们集中精力、指引方向,为热情和毅力提供动力。
目的以三种存在方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充沛持久的精力来源:从消极变得积极,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转向他人。
消极目的是带有防范性的。尽管消极情绪(例如愤怒、恐惧)在某些特定时刻可能能够提供精力,但其对精力的消耗同样很大,不足以作为长期提供精力的基础。而缺乏感导致的目的会缩小我们的眼界,我们会全神贯注于弥补窟窿,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更深层、更持久的目的。因而我们更多需要的是积极目的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精力。
外在的动机反映的是更多地获取我们认为自己有但是还不够的东西的欲望,如金钱、赞许、地位等;内在动机则来源于想参与活动的愿望,它能带来内在的满足感。金钱能够清晰地体现外在动机的局限性,幸福感与收入水平往往联系不大。外在奖励甚至有可能破坏内在动机。(联想到了把兴趣当工作,最终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能够引发更深层次的目的感的因素,是把注意力从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转移到为我们自身之外的事服务。
坚定的价值观为目的提供动力,可以促成持久的行为规范。追求财富、地位、名誉等外在动机,往往是为了满足不足方面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促成成长和转变。价值观是行动的路线图,付诸行动的价值观就是品德。建立在价值观上的行为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回报,但这样的生活能够让我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
确定目的的下一步是想象我们打算如何投入精力。一个有吸引力的愿景宣言可以营造一种精细的平衡。一方面,为了提高士气,它必须是崇高的、雄心壮志甚至有些长远的;另一方面,为了有约束力,它必须要现实、具体且个性化。愿景宣言是打算如何投入个人精力的宣言,定期回顾,它就是保持方向、为行动提供动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