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成长日记(7)——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
-1-
木木发现自己延迟满足能力越来越弱的时候是源于自己的休假安排。
有休假的时刻一定会马上休息,而无法等到后面。
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当季度假年假等日子结束后,会迎来长时间休息状态很少的时刻。
想来这不仅仅是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也包含着无法等到过后享受舒适的急切心情。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似曾相似的情景。
新年立的flag没过几天就倒下了;说好的晚上不吃东西,还是忍不住泡了面;办好的健身房卡,成为了洗澡便利所。
在实现目标,改变自己的过程中间,如果是为了长远奖励而付出努力、抵挡诱惑,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
大抵是因为我们无法马上被满足到,我们也无法在短期看到实际的效果。
而这个时候,自控力,延迟满足的能力就尤其重要。
-2-
延迟满足的能力,即为了达到长期的目标,而能够抵挡眼前的诱惑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比较经典的实验,叫“棉花糖测试”。
它是19世纪后期,斯坦福大学的Walter Mischel在幼儿园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大人将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里,面前摆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粒棉花糖,然后称自己有事要离开。
大人在离开前会叮嘱孩子说,他们有两种选择:如果坚持一小会儿(15分钟),等大人回来时还没有吃掉棉花糖的话,他们会再额外获得一枚糖的奖励;但如果实在想吃,也可以选择按铃并立刻吃掉棉花糖。
孩子们抵御棉花糖诱惑的过程是痛苦的,一些孩子甚至没有等到按铃,就很快吃掉了糖,还有一些孩子不断地拿起糖又放下,或者捂住眼睛、踢桌腿,但最终还是按铃并吃掉了糖(那些最终选择了吃糖的孩子,平均坚持时间不到3分钟)。在所有的孩子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地抵御了诱惑,在15分钟后得到了另一枚糖的奖励。
Walter Mischel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在大约20年后,他又联系上了六百多名当年实验的参与者,并调查了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他发现,当年是否抵御住了棉花糖的诱惑,和他们日后的人生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些成功抵抗诱惑的孩子,会拥有更好的学业成绩,更高的学历,更健康的体重,更不容易有物质滥用问题。
这个时代常常被鼓励着及时行乐,即刻享受,甚至来说我们也会提前预支我们的未来,比如花呗所提供的超前消费的便捷。
在快感面前,我们很容易就被诱惑,就像早起闹钟响起的那刻,更愿意选择即刻满足——关掉闹钟继续睡觉。
然而就像木木一般,她迎接相应的结果,也感受到了这其中的疲惫。延迟满足是为了更好的收益,而此时的你有没有去耐心等待成长呢?
END
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公众号“渡仁心理”
我是渡仁心理的小渡渡,有需要帮助的直接联系我哦~微信号:13308223132,验证信息“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