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知思乡苦,缘已身在故乡处
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嘻嘻哈哈,没心没肺,挺好的。但我自己的内心,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我的伪装罢了,这样的伪装会带来的反噬是每隔一段时间,我总会有些伤春悲秋的时候,比如在现在这个点——国庆放假回到故乡。
自从离开家乡,去大学后,每次回来的时间,都是短短一两天,根本没有办法去好好看看,哪里发生了变化(当然,我这次依旧没有时间)。好不容易回趟家,作为吃货,当然是找吃的了。骑上我心爱的小电驴,开始满城找吃的,即使天空飘着微雨。
但沮丧的是,小城的变迁太快了,那些我从前喜欢的路边摊,是都找不到了。以前放学,总是会在学校附近看到的“垃圾食品”摊,现在仅能在我的记忆中去寻找了。从前上的小学,现在已经改为了某个政府的办事机构。初中倒是还在,就是翻新的都不认识了,那条通往煤渣操场的林荫大道,已经消失不见了。
老城区依旧保持着低矮的楼房,狭窄的马路。 门面的招牌,不像大城市繁华地段,那些闪闪发发的大招牌液晶,依旧是老式的印在红底大幅塑料上,给人上世纪的感觉。可我就是习惯了小城市的朴素,因为这和我记忆中是一样的。
可在故乡的我,却不再属于故乡了。这里没有我的专业知识可以派上用处的地方,没有我工作的地方。连去点菜,开口都说起了普通话。去了一家,我从小学开始就吃的店,那时炒面的是个老太太,所以就叫了“老太婆炒面”,现在老太婆已经退休了,将店交给了两个小年轻,倒是店名还做了保留。鸡翅从五块一路涨,现在已经是十块一个了,炒面倒是还好,没有涨太多。虽然我一直会吐槽,它家的味道没有了我记忆中的感觉,可是口嫌体直,每次在我找遍小城的路边摊,却一无所获的时候,默默等待我的,只有它。
昨天晚上到的小城,明天又要走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