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创意也是有方法有步骤地
在古代的水手传说中认为有一种魔岛存在。他们说,根据航海图的指示,这一带明明应该是一片汪洋大海,却突然冒出一道环状的海岛。更神奇的说法是,水手在入睡前,海上还是一片汪洋,第二天早上醒来,却发现周围出现了一座小岛,大家称之为 “魔岛”。后世的科学家知道,这些“魔岛”实际上是经过无数的珊瑚经年累月地成长,最后一刻才升出海面。

创意的产生,有时候也像“魔岛”一样,在人的脑海中悄然浮现,神秘而不可捉摸。最近读了詹姆斯·韦伯·扬的《创意的生成》,里面讲述了这个魔岛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创意生成的5个步骤,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一一分享。 01 素材收集
创意的生成第一个步骤,让大脑尽量吸收。在书中,素材可以分为原始素材和特殊素材,特殊素材,指的是那些产品和目标受众直接相关的信息,而一般素材,则是一些通用素材,需要你广闻博识,简单来说,特殊色彩,你只要收集一次就够了,而一般素材,是你一辈子都要关心的。
在收集素材时候,作者给出了2个建议:第一个,卡片法,具体方法是准备一些空白的卡片记录下,你所收集的特殊色彩,一张卡片,记录一项就好。第2个建议是建立素材夹,可以收集任何东西:比如说你的疑问你的思考,见过的东西,看到的书,甚至别人的讨论都可以。
在这本书的编排上,作者在每一篇章都加了一个环节叫做“私想录”。里面的信息就是讲的作者的素材收集:可能是工作中发生的一个片段,可能是他的一段创业经历,或者是他当天那些那些感想的都是非常可能的。

在我看来,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像一个八抓鱼一样,尽可能的伸出我们的触角,去收集不同的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多样化,对后面产生创意的可能性就越大。 02 咀嚼消化素材 第二个步骤,头脑不断咀嚼消化素材的过程。 消化素材的过程,就是对素材的思考过程,而且是把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詹姆斯·韦伯·扬在书中说“创意就是不同元素的组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所有素材,看哪些素材可以相+,相结合,是否可以产生新的东西出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有些不成熟不完整的创意涌现出来的时候就尽量的把他们聚集在纸上,或许你会觉得整天“剪贴”这些东西会让你非常无聊,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很快便会过去。
03 创意孵化过程
第三个阶段,创意孵化阶段。 你不需要做任何直接的努力,只要把整件事情彻底放下尽量不要去想他,就像确切的说是将问题完全抛诸脑后转向任何可以刺激你想象与情感的是去听音乐,看戏看电影都是和侦探小说。
这时候的思考,可以说是从第二阶段的有意识思考转变向无意识思考,让这个思考去到大脑的后台程序,就像福尔摩斯每到侦查的关键时刻总是会拉着华生去听音乐会一样。 这个阶段,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刺激自己自己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04创意浮出水面
第四个步骤,就是魔岛浮出水面的过程,可能你在洗澡时候,逛街时,剪指甲时甚至上洗手间时候,创意会如约而至。 这就像是一只蝴蝶,你一直在追赶它时候,它一直飞在你的前面,但等你停下时,它就会栖息在你的肩头。
05创意的生成
在最后阶段,也就是创意的第五个步骤,我们必须经历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必须把自己产生的创意公之于众,让众多聪明,有见地的人士对你的创意提出坦诚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一个好的创意本就应该具备自我扩充的品质。它会激励着看懂它的人产生更多的想法,帮助他变得更加宝贝,所以在最后阶段,我们要慢慢地将创意应用于现实,并作出进一步的修正与发展。

以上就是书的精华部分了,这本书非常的短小,通篇不到100页,阅读起来也非常流畅,对我来说,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不是了解到了创意的这5个步骤,而是不断验证了自己之前做创意的想法,很多人的都以为创意凭空出现,其实创意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发明,而是一次再发现的过程。
意犹未尽的是,其实在这5步骤中,应该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方法,如信息之间如何去组合,有什么原则方法等等,都是需要继续去探寻的,除此之外,我也很想知道大脑的思考原理,如为什么有意识的思考转变到潜意识思考后,想法会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