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生门
罗生门的另外一层意思:你知道得越多,离事实越远。—LXH
每个人都在虚饰自己个性中的一面。强盗虚饰男子气概,妻子虚饰贞节,武士虚饰气节操守。也许只有樵夫最接近事实,但也离事实最远。有趣的是,除了樵夫外,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命案的主凶(武士的鬼魂认为自己是自杀的)。
关于场面的长机位调度,也是黑泽明导演最突出的一点。在七武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罗生门中有三场强盗和武士间的打斗:
第一场和第二场打斗来自强盗视角的回忆,强盗对武士的背后偷袭得手后,然后将其绑在树上。第二场打斗是强盗为了消除武士妻子的羞耻,决定和武士决斗,用刀挑开武士的绳索。据强盗回忆,两人堂堂正正交锋了23次,武士最终不敌强盗被杀。
最后一场打斗来自樵夫视角的回忆。也是至今最接近真实的版本。武士妻子由于偶然失去了贞节,之后被丈夫和玷污她的男人同时鄙弃。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精明、站在了个人利益的立场,这很现实。尽管如此,强盗和武士虽然没有决斗的意图,但在武士妻子的蔑视和挑拨下,还是不得不为了争夺“掉在地上的尊严”这块骨头,像两条狗一样互相撕咬。这个时代,套在女人脖子上的枷锁是有形的,而勒在男人脖子上的缰绳是无形的。本场武士和强盗的打斗狼狈、慌乱、毫无美感但连贯紧凑。
三船真像年轻的徐锦江。和在《七武士》中一样,演了个癫狂的角色。在自己的故事中,他把强盗的骄傲表演得淋漓尽致;在他人视角的故事中,作为背景,他要么烘托武士的高贵,要么表现男人的丑陋虚矫。
结尾意味深长,为何和尚重新燃起了对人类的希望?终于从樵夫那里听到了接近事实的故事?被樵夫对婴儿的关心所感动?但既然樵夫无法解释珠玉匕首最后去了哪里,他无疑也在隐瞒自己。我对婴儿未来的命运不抱乐观。
影片中每个人在衙门下的自陈都仿佛在话剧舞台上表演,再代入回到电影的情节中。大概从《罗生门》开始,黑泽明被称之为“电影的莎士比亚”。
摘录两句台词:
“人的生命像少女一样真实。”
“但是女人爱利用她们的眼泪来愚弄众人,她们甚至愚弄她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