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是一套以“感受爱”、“表达爱”和“培育爱”为核心的人生原则。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倾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弄明白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进而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通过有效地倾听来帮助他人,通过与自己的沟通来培育对自己的爱。好的沟通是一扇窗户,给人带来自由,而暴力的沟通是一堵墙,对心灵带来隔阂。 一、使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来表达自己 1、观察: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进行判断或评估 非暴力沟通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只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当人们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时,将使对方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反驳我们。非暴力沟是动态的语言,他不主张绝对化的评论,比如评价某个前锋很差劲,而是主张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如某个前锋已经连续五场比赛没有进球。 2、感受:体会和表达对观察结果的感受 在非暴力沟通中,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的不同。当我们说“我觉得自己很失败”,这不是表达感受,而是表达想法,另外,被抛弃、被误解、被忽略等,这些事判断,也不是感受。在表达感受时要是用清楚、明确的词汇,比如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词汇:兴奋、喜悦、高兴、踏实等,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词汇:伤心、失望、害怕、沮丧等。使用这些词汇可以清楚地表达感受,让对方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化解冲突。 3、需要:感受的根源 他人的言行会对我们带来一些(好或不好)感受,但这并非感受的起因。感受真正源于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有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个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作者认为责备自己或他人都不是有效的方式,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往往会招来反击或申辩,而直接说出需要,则较容易引起积极回应。作者认为,个人成长一般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期——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期——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期——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负责,但无法为他人负责。同时我们不能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4、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提倡我们,为了改善现状,我们要明确提出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如你应当自信一些,而应使用具体的请求,如你应当勇敢地参加社团活动。但是在沟通时,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可能不一致,所有有必要请求对方进行反馈,以确认是否对方真正清楚了自己的期待。 非暴力沟通要避免将请求表达成指令,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将其看成命令,在沟通时要表达清楚我们无意强人所难。要清楚的明白,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迎合自己,想法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与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二、非暴力沟通也可以用来倾听他人 使用非暴力沟通进行倾听,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而不要急于提建议和安慰,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理解,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表达创造条件。 当对方指责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有可能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而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我们要有正确的沟通动机——帮助别人解除痛苦,加深与人的关系。 当我们自身非常痛苦,无法倾听他人时,正确的做法是首先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进而大声提出自己的请求,以上都无效时就换一个环境,等平静下来再回来。 非暴力沟通认为有效倾听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首先,倾听可以使我们正视自己的弱点,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的沟通。其次,倾听可以预防潜在的暴力,哪些表面随时有可能伤害我们的人,越是专注于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就越能够理解他们是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绝望的弱者。要注意,在别人生气时,要保持倾听,不要说“可是”。再次,当别人说“不”或者沉默不语的时候,他们背后也有具体的感受和需要,了解它们就有助于解决问题。 三、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爱自己 1、培育对自己的爱。 作者认为我们自我评价的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反对通过严厉的自责、羞愧来驱动人的学习和改变,而是柱状基于对自己的爱而引导学习和改变。所以作者主张使用非暴力沟通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要避免自责,自责反应的是“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做出改变,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和羞愧。 作者主张,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职责、义务、内疚等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自己及他人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当人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就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在日常生活中要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要用主动负责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这样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而充满换了。 2、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 在我们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使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自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有时候,在第3和第4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后,我们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3、必要时使用强制力保护自己和他人 在有些情境中,我们没有机会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强制力,但是这样做并非出于惩罚,惩罚只会引起敌意和抵触,而是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防御性的强制力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例如我们不会指责一个要跑到公路上的孩子,我们只是想保护他。 4、引导自己重获生活的热情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我们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是什么,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发现了我们内心底层的愿望,就要积极采取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