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方法全解析视频教程下载系列—固定预算法
财务管理预算编制方法全解析视频教程下载系列—固定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法。
什么是固定预算?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它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预算编制方法之一。

链接:pan.baidu.com/s/16O3aUvPwkJp5Af45KoxbLQ
提取码:hd40
固定预算法简便易行,一般用来编制相对稳定的预算,通常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性机构。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例,来具体了解固定预算法的应用场景。
固定预算法的应用举例
假定某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及工时计划,如下表所示:
表1:年度生产计划及工时计划
1、材料费用预算
该项一般以生产计划和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及材料计划单价为基础,并考虑实现各项措施所降低的节约额加以计算。
表:2:企业材料费用固定预算表
2、 工资预算
在月工资制度下, 此时工资费用是固定费用,可依靠职工在册人数、出勤率、平均日工资额等数据来编制。
3、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车间多分为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时,先根据成本项目,来编制辅助生产车间。具体情况如下:
有消耗定额的如材料消耗,应按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单位产品或劳务所耗材料和材料计划单价计算;
凡有规定费用开支标准的按标准计算,如劳动保护费,可根据车间享受人数和规定的标准计算;
凡没有消耗定额和开支标准的费用项目(如低值易耗品),或车间固定费用性质的项目(如办公费),可根据上期预计实际数和计划期节约费用的要求确定;
凡是其他预算资料中有现成资料的(如工资),可直接采用;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预算编制后,应把全部费用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分配方法是先计算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再根据各受益单位所需要的计划产品和劳务数量,计算各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表3:费用预算表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额=受益工时×分配率=8000 × 5=40000
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率=受益工时×分配率=2000 × 5=10 000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预算包括两部分:
一是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过来的制造费用;
二是基本生产车间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
这两部分合起来按计划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给各类产品。
结合表1,可得出工资费用分配率=171100 ÷ 380000=0.45,进而计算出:
甲产品应分配费用=60000 × 0.45=27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费用=320000 × 0.45=144000元
结语:
一般在计划和实际不会有较大出入的情况下,可采用固定预算,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受主观条件影响很大,不确定的因数很多,所以固定预算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引入弹性预算法,下期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弹性预算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