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0月6日

今天是2019年10月6日。历史上的10月6日,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的军队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遇刺身亡。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十月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六年前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皆被以色列占领)。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原来的停火线苏伊士运河。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中东战争给中东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双方在10月26日停火,展开谈判。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意识到阿拉伯国家不能消灭以色列,因而改为和以色列和平相处。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尤其是埃及),从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一直承受的战败感得以克服,并让他们能平等的与以色列进行谈判。然而,战争中埃及只在西奈战线获得一小部分土地,以色列却在戈兰高地以及运河西岸获得更多的土地,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平得以展开。
这场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之前六日战争的大胜让以色列军过度自信,一直以为以色列在中东拥有优势军事实力。而战争初期的挫败,打破以色列国防军保持二十五年的“不可战胜”的神话,造成以色列国内心理上的恐慌,然而在那时以色列人也认知到“在两面战线大量敌军的突袭下,以色列还未开始动员,在紧急情况下,以色列仍然迅速在一天内站稳了脚步,并在两周内便进行了反攻直接威胁了两个国家的首都”,“如此短的时间便达到这样的成就,历史上也只有以色列能办到”。不过,以色列也承受了比例极高的人员伤亡,以人口比例而言,以色列在三周内便承受了美国十年越战的伤亡比例。
1978年9月,在美国参与下,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华盛顿特区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即著名的“戴维营协议”,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此举为萨达特带来了杀身之祸,因为埃及承认以色列存在,导致埃及和其他不肯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关系破裂,埃及被取消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的资格(直至1989年才被重新接纳),当时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几乎陷于孤立,唯一的邦交国是当时仍由巴列维王朝管治的伊朗,但在1979年巴列维王朝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中被推翻,萨达特允许巴列维流亡埃及直到他于1980年去世,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各国人民都对他口诛笔伐,为他被刺杀埋下了伏笔。

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八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萨达特正在检阅台上检阅。此时通过检阅台前的炮兵方队中,一辆拖着榴弹炮的牵引车突然偏离规定行驶路线,在检阅台前面停下。从车上跳下一名带枪的上尉军官,一边向检阅台狂奔一边掷出了一枚手榴弹。同时,炮车上一名机枪手向检阅台上的萨达特总统射击,当即击中了萨达特总统的颈部。此外,还有多人中枪(包括萨达特的私人秘书、埃及国防部官员、外交官员、三位美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比利时驻埃及大使、以及中国航空技术专家张宝玉等),保安人员包围现场,连同救护人员救出萨达特和其他伤者,萨达特送到医院时交由11位医生为他救治,最终依然不治死亡,终年62岁。

按照规定,阅兵仪式上禁止使用实弹武器。军方在检阅台前筑有一堵齐肩高的矮墙,这墙可以从正面挡住任何企图冲到总统身边的人。在矮墙的前面和检阅台上安排有大量护卫。可是刺客头子本身就是埃及的陆军上尉,他被选中在阅兵式上率领一支炮兵分队。于是他假传军令,对下属的3名士兵谎称由于阅兵安全考虑,他们的位置将由3名国家情报人员来代替。于是他率领另外三名刺客轻易混进了参加阅兵的炮兵车队,躲过了层层安全检查,最终实施了震惊世界的刺杀事件。
萨达特的国葬于10月10日举行,遗体安葬于位于他遇刺地方对面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此处及当年遇刺的检阅台,后来成为游客必到的埃及旅游景点。

萨达特被后世誉为战争与和平的英雄,埃及的一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