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赣的凯里-黛青湿热的亚热带梦境
国庆终于有时间去我心心念念的凯里走了一遭,一切都源自毕赣-《路边野餐》(其实也顺带把《地球最后的夜晚》取景地也溜达了一遍)。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区很小,我是从重庆西-凯里南,在凯里南站坐20路公交车到市中心(大十字站),这里到凯里火车站、苗都客运站都非常近,整个城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小县城,一个应有尽有的小县城,满足了我对小县城所有的幻想。
大十字公交站到梯子架公交站很近,2km不到,附近就是《路边野餐》瀑布边上的房子。


当时去瀑布时我是打车去的,路上为一直和滴滴司机聊天,询问关于瀑布边上的房子在哪,期间聊到毕赣,我发现很多人都安心于自己的生活,好像并不了解毕赣,好像也是,这年头在普罗大众眼中,没有流量的文艺电影还不如某些短视频上的粗俗网红。
到了房子面前,真的蛮失落的,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破败如此,我要是在凯里定居,我铁定会把这房子好好的整理整理。再看毕赣的《秘密金鱼》时,发现这房子里面空间蛮大的,同时也更能感受到《路边野餐》陈升的旁白:我们住在一所瀑布旁边的房子,我们只跳舞,不说话,因为说话对方也听不见。
而且在这里,我还遇见了一位小伙伴,刚下车就发现一位女生在杂草堆中拿着相机拍照,虽然我在路途中也想过可能会遇见抱着和我相同目的来的小伙伴,没想到还真的遇见了,哈哈哈哈哈!
她是一位大学在读学生,我们两年龄一样大,而且而且她和毕赣是校友,突然发现传媒院校的女生都好酷啊,因为她做的攻略很足,后面我就可以不用带脑子,跟着她一起去毕赣电影的其他片场。
接下来我们去了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涵洞,是《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拍摄地,走路的话很近,10分钟左右就到了。


我们在附近打了两辆摩的去铁路锌厂,本来是为了省钱准备坐一辆摩的的,奈何凯里祥林嫂身躯过于庞大,就只能打两辆了,铁路锌厂在山坡上,山路那个陡啊,但是莫名的坐上摩的的时候,瞬间感觉入戏了,感觉更深刻的进入了毕赣的电影中,这种感觉好奇妙啊。







我的小伙伴 对 废弃的有年代感的建筑和事物有着偏执般的兴趣,虽然全部被封锁了,但是我们可以翻墙(高中时期练就的翻墙本领排上用场了)。我先翻上墙头(准确的是废弃钢铁头),然后帮助我的小伙伴一起翻进来,由于她比较担心里面 凶 犬 ,我就帮她背包,并且捡了一节水管当做防身武器。







2009-2019,建国60周年-70周年 ,时间真让人唏嘘,抚摸着这些物体,看着残破的厂房,还能隐约的想象之前这片厂房的繁华、喧闹,想象完毕之后,看着秋日温柔的阳光,感觉时间也在我脑海中走了十年,时间真是又温柔又狠毒。突然也喜欢上了破旧残缺 物件了,也更能明白我的小伙伴这个癖好了。
本来想上传一段毕赣在《十三邀》接受许知远采访时关于对电影、时间的的看法的,豆瓣限制不能上传。反正我个人是对毕赣 时间观有 更深的 感触 了。


这个位置在凯里老街,里面是一条很深很深的巷子,我晚上饿了的时候一个人在这边吃了一碗粉,然后还在巷子里面转悠了很久,巷子尽头再右转是老街,很有苗族风格。(10月1日这一天就结束了)
10月2日和小伙伴约好去《路边野餐》荡麦村看看,也就是42分钟长镜头取景处,也是我最最最喜欢的最最最心心念念的一个地方,早上8点约好了在苗都客运站汇合,直接坐上凯里-平良的大巴车,地址全称是凯里市大风洞镇平凉村,路途大约1.5小时,山路真的超级难走,很颠簸。








在平良 村 拍照 比较少 ,和小伙伴一起逛着 忘记 拍照了 ,村子很小,半小时就能走完,村民很淳朴,空气也超级好,整体来说村子交通很不方便,也比较封闭。来了之后非常佩服毕赣在入校狭小的地方把长镜头拍摄完成,而且完成的很好,场景的调度很厉害。
后来 绕着 河边 走,一边走一边聊天,有的没的的聊,中午12点了,我们在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小吃店 吃了 东西 ,村名真的太质朴了,小吃店的老板是一对夫妻,当时他们正在吃中午饭,看到我们来了,叫我们一起吃,一盘蚱蜢、一盘水煮南瓜、一盘吃剩的猪脚,蚱蜢我不敢吃,阿姨特别客气,客气的让我 有点 难受 :不嫌弃我们脏就和我们一起吃吧,我给你们另外哪个盘子装。其实生而为人,大家都一样,无所谓高贵卑贱。
吃饭的 时候 阿姨和我们聊天,得知她丈夫的祖父原籍江西,参军国名党,解放战争时期在此处贵州,后来要败退台湾,他就一个劲儿的无头苍蝇似的跑,跑到这个地方就落地扎根了,后来寻根回到了江西,但是衣架子有余的岁月变迁 ,他们一家也不想回去了,人生60年回江西3次省亲,聊天间隙,也能感受到他们一家的淡淡乡愁。很巧的是我也江西人,而且还是和他们同姓,然后就是一通字辈排序。我也在想假设我的人生有相似遭遇,我会作何?或是我会如何 抉择?电影 将 人类 的生命延长了三倍,可我却觉得,和他人的沟通之中,模拟自己遭遇 他人相似境遇,将我的生命延长了五倍,如果真有此遭遇,今日聊天 二手 经验 将 弥足珍贵。
本来我的小伙伴想沿着42分钟长镜头取景复制一个迷你版的长镜头的,但是电影中有摩托车,我们没有,就作罢了。
回凯里 等车的地方也是在下车 地方 ,好像又有几个和我们相同目的的人来了,也是寻访《路边野餐》。
来了一趟 凯里 ,更清晰毕赣的电影了,不仅仅是实质性的对电影叙事、取景、构图的解构,还有对导演、对电影的初衷、美学、诗歌,以及电影 中 那个 潮湿的梦境般的凯里,这种感受说不清 道不明。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回凯里,再回平良。
以及凯里认识的那位小伙伴,See You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