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空想,要行动要坚持
今天和两个有些日子没见的朋友碰了头,吃了顿饭,看了场电影。
聚餐选在校内。A说好久没在学校吃饭,她去了上海实习,才两个月就已拿到转正offer。因为签了一年的房子,她打算继续在那边工作,直到不得不回学校写论文。A是个很厉害的姑娘,目标明确、方向清晰,本科到现在攒了好几份实习经历,最近秋招的offer自然是手到擒来。
时常我也会羡慕她的坚定和执行力,毕竟,像我这样心猿意马,带来的焦虑始终多过乐趣。但是,本性难移,我内心也更加偏爱未知和探索。不过,我明白,勇于探索和从一而终从来不是对反义词,接纳自己没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但至少要对每一个选择付出一定坚持,浅尝辄止是寻不到热爱的。
再说说B,她也是个厉害的姑娘。我第一次打破自己的原则,主动去认识了A,是因为发现在乖乖女的外表下,她做了许多我想做却又不敢去做的事,当时一下就被吸引,主动发展了这一段友谊。她最近在闭关改作品集,秋招的脚步实在太快了(至少对我这个慢吞吞的人来说),逼得她不得不赶紧定下自己的工作方向,以不至于在思考中错失机会。
而我,仍在思考中...工作机会确实不等人,我这种必须想清楚再去做的性子,实在追不上它们。哎,不得不承认,想太多而做太少在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缺点。尤其在这种需要短期内作出应对举措的情况下,执行力的重要性显然高于思考力。不要让爱思考变成懒惰的借口啊,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即使不想参加跑步比赛,但也不能停滞不前,你说是吧?
回到聚会,晚饭后和A去看了电影,B继续回去奋斗作品集。电影是《中国机长》,可能是最近的生活太过一潭死水,可能是看过的灾难片太少,也有可能是电影拍得确实不错,第一次手掌发麻得半天无法缓解,上一次身体发麻还是坐跳楼机。从上至下检查了一遍,大脑并未感知到过多的冲击,内心也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流的眼泪对我这个泪腺发达的人来说算是较少的一次,肠胃正常,腿部正常,脚底没有发麻。那这个手掌发麻到底什么缘由呢?算了,想不明白,继续看电影吧。
路上和朋友交换了一下观感,除了关晓彤支线毫无意义、孟子义演技尴尬、机长室过于平静这三点外,电影还OK。回到寝室给《中国机长》打了4星,尽管原因未知,但毕竟是第一次让我“发麻”的电影。憋了几个字又删掉,算了,放弃写影评吧,下次再说...还是看看别人的小作文学习学习。
--居然全都是2星?
“单纯的还原事实,没有戏剧性改编。” --改编了你肯定又会说太过戏剧化,不尊重事实...
“没有剧情,人物没有情感。” --加了感情戏你肯定又会说随便什么题材都拍成爱情片...
“一个简单的故事注水成2个小时,一场味同嚼蜡的观影体验。” --那个,我觉得,还好吖...
“找不到真正的主角,还不如叫《川航机组》。” --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看完了影片,连机长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都不知道。” --好像,是诶...
“大量重复信息,大量观众已知信息,原封不动,没有新角度,没有想象力,没有意料之外,流水账一般的叙述。” --确实,没有跌宕起伏,高潮来得很平静,去也如此。那我到底是为什么手掌发麻啊...
“大量龙套角色,人物没有互动,部门没有配合,只见台词不见行动。” --这一层没看出来,看似是有配合的。但确实都是口头的配合,以为他们就是这么工作的...
“完全没有展现出机长有多专业,倒是看出运气非常好。” --真的诶,顺顺利利都解决了,困难没多少渲染,解决得也轻轻巧巧,怪不得我没哭。前面被剧情抓着没太注意,倒是最后迫降,不是反推失效吗,怎么突然三只手都上去就恢复正常了?敢情只是力气太小了?
看完影评突然触发了我的豌豆射手技能,剩下的我自己来补点吐槽。飞机失事乘客未免太冷静,只有一个闹事的还被乘务长简单两句镇回去了?副机长伤得那么重为什么不赶紧下飞机,旁边的伙伴也不着急给他送医?机长坐飞机手机不用关机吗,怎么发呆那么久没看见他开机就接到妻子电话了?乘客经历生死关头不赶紧给家人报平安不着急回家却非要等着机长出来给他当面道谢?
什么时候能会写影评啊?想了想,重点应该是--写。一天不动笔,一天不会写。另外,多看看电影多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