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乐市
祇園精舎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響き有り。 沙羅双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顯す。 奢れる人も久しからず、只春の夜の夢の如し。 猛き者も終には亡ぬ、偏に風の前の塵に同じ。
祇园精舍钟声响, 诉说世事本无常; 娑罗双树花失色, 盛者转衰如沧桑。 骄奢淫逸不长久, 恰如春夜梦一场; 强梁霸道终覆灭, 好似风中尘土扬。
下关这个城市,有种浓重的历史色彩。平清盛所经历的复杂、宏伟和开阔,甚至远远超过想象的繁荣的生命历程,在此时却只能用以对照生命的极端落寞。
下关即马关,就是当年马关条约的马关,对于我们中国人是一段非常不美好,甚至心痛的回忆。
可能是因为这种悲剧色彩,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总是淡然悠长,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越发浓烈。
周日受朋友邀请,我去了离家一个小时车程的叫做吉田的地方,我喜欢用家乡话来说这趟出行-乡下赶集。吉田是下关市的郊区农村,吉田的茄子🍆出名的好吃。吉田乐市是组织者起的名字,这个活动一年一次,日本自由市场很少见,这个乐市就是占用了农村里的一条街,由大家经过申请可以自由拿东西来卖的活动。因为这个活动的组织者跟我认识,所以前几天刚开始策划的时候我有帮过忙,大概因为自己知道这个活动开始的不易,所以当我作为游人几年后再来心境也是很不一样。
这个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是飞虎队的成员,我觉得很酷,嘻嘻。也是个老爷爷,日本农村的老龄化真的很严重,以致总有人问我,你怎么总跟老爷爷老奶奶玩。

哈哈哈我当年带着一群留学生在这个集市上一上午买了500份饺子,300份馄饨,还累哭了一个留学生。

日本水果真的贵,一个梨就要30多块人民币。







所谓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从各种资料都可看出,家纹的历史就是纹章的历史。家纹起源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在战国时期和之后的江户时期被广泛使用,最早只是用于区别敌我双方的标志(和军旗的意义差不多),之后逐渐发展为武家彰显个性和抱负的手段。到了江户时代,家徽的适用范围则从公卿武士扩展到了平常百姓家。之后,寺庙,神社,甚至歌舞伎世家都有了自己的纹饰。家纹可以说是战争的产物。战争中,家纹是区别敌我的依据,战后用于战功的查验。幕府体制下,幕府派遣军奉行参阵,同一战场上的武士要相互作证,以便战后论功行赏,所以,家纹开始成为武家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日本江户时代末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政治运动。当时,幕藩体制危机严重,又面临外来侵略,要求改革幕政的尊王论和主张排斥外夷的攘夷论相结合,形成尊王攘夷运动。尊王攘夷运动的中心在长州藩,领袖有吉田松阴及其门生高杉晋作(1839~1867)、久坂玄瑞(1840~1864)等。而下关就是当时的长州藩,吉田乐市所在地就是高杉晋作故居,我想因为如此,才得以见到如此多的家纹。

寺庙给我的一直是威严不可侵犯的感觉,在这场吉田乐市中,寺庙的管理者特意开放了寺庙。在这里开演奏会,茶会。




这次感触颇深的一件事是,通行有两位80多岁的老夫妻和一位70多岁的太太。我当时说我开车,80多岁的太太说,白天她可以开车,只是晚上她眼睛不好不能开。因为我的是小破轻自动车所以不太适合多人出行,想来也对,就没有再坚持。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需要把车停在一个小学校的操场上,因为临时停车没有划线,又需要尽量靠近旁边的车以给后来的人多留一些停车空间。这位老太太总也靠不上,前后挪动车身依旧是歪的,太太也有点急躁就让老爷爷下车看着,老爷爷和另外一位太太下车两边看着,我选择留在车上帮她看,再加上一位诱导车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停车场景很是壮观。担心老太太更急躁,我就是说我来吧?老太太立马回答,不用。我当即意识到我多事了,说日本老年人不服老,还真是的。









这几年我的性子变得越发清淡,总想避开人流喧闹。我会放荡不羁的说寻一方乐土供我玩乐。其实下关对我就是这样的存在。这里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优美,同时又有着最纯粹的农产水产。我在这里可以暂时逃离都市浮躁,寻一份安静惬意。
还记得去年不太忙的时候,每到周末,我早上起来后慢悠悠吃个早饭,也不洗脸就拎着温泉专用的洗浴筐去家附近的温泉。冬天大概也没有太多可去的地方,哪里都冷,唯独温泉。我专挑中午人少时候去,这个时间大家大概都在吃饭,室外温泉只有我一个人。下关冬季最低温度也就是0度上下,所以温泉里的竹林树木都还是绿色,我常常仰在温泉里从绿叶的缝隙看蓝天白云。有时还能在流着热水的石板上小睡一觉。泡完了就在温泉里吃个午饭,然后悠哉悠哉的回家。
哈哈哈跑题了,温泉等冬天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