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同意吗?
绘本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同意吗? 大头爸爸在整理绘本推荐的时候,看到了许多网友的评论,有几条是大头爸爸比较注意的,有网友吐槽说自己给孩子购入了大量的绘本,可是孩子根本就不看,看了也不运用,该怎么样该怎样,一点也不听话!更有花了几万的家长,还给孩子规定了每周的阅读量,但是孩子没耐性,一会儿就走神了,看不进去。还有一个网友表示,绘本本就没什么实际作用,如果不是老师让买,谁会买这样不实用的东西。

看到这样的评论大头爸爸觉得,要改变我们的基本教育方式,首先要改变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迷信看法,而且在家长们没有彻底了解绘本之前,大头爸爸不建议给孩子买绘本,这样伤财又让孩子遭罪的行为,的确让孩子大人都头疼! 大头爸爸不只一次的强调过,读绘本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什么是兴趣?字典里解释兴趣是由爱好而产生的愉快情绪。愉快情绪!这才是重点!给孩子定硬性指标,本身就是一件让孩子讨厌的事情。

我们太多的家长就是过于追求“有用”而忽视了“有趣”这个核心问题。就像很多早教中心,为什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游戏,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任何教育都要以“有趣”为出发点,用兴趣点燃孩子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潜能。读绘本,更应如此。 如果一味的按照大人的想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才去做的话,那只能是“灌输”。绘本的宣传太过于强调育儿作用了,才让大家有这样的“迷信”错觉,绘本有用吗?有用!但不是我们能强制出来的。

市面上有很多教育类的绘本,比如讲刷牙的《牙婆婆》、要吃蔬菜的《肚子里的小人》还有要洗手的《根本就不脏嘛》这类型的绘本只是描绘了生活中的故事,并不是说看完了这个绘本孩子就一定会如同绘本中的人物一样听话。如果刻意拿绘本来约束孩子的话,只会让孩子讨厌这类绘本阅读。 孩子爱读的类型,都是可以引起他共鸣的那些情节,大人太容易带着一种功利性阅读的思想,来制订孩子的阅读。孩子不爱刷牙、不吃蔬菜、不爱洗手是天性,即使是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如此,好的习惯不是靠读书给读好的,也不是靠说道理说通的,而是日积月累我们带着宝宝培养出来的。

功利性的家长催生功利性的教育,太多的家长被那些亲子教育成功学所迷惑,奢望着孩子博览群书,自己确止步不前,沉溺网络。 凡事带上了功利心,人就容易急躁和失望。一厢情愿的期待,埋怨绘本不能让孩子“更听话”、或者给绘本阅读定“指标”,以读多少量掌握多少知识技能为绘本阅读的目的,不会让孩子感觉快乐,更给他造成了压力。 太多的家长给孩子制订阅读指标,量化了读书,用玩游戏为诱饵迫使孩子去读书。一旦当阅读被指标化,所有事情的乐趣就将都大于阅读。

阅读应该是有趣的,抛弃我们所谓的“意义”,将阅读的权利交到孩子的手中,放下焦虑与急躁,放下“有用没用”的思想,用自己的爱与有趣,去呵护孩子心灵的成长吧。如果宝宝对普通绘本不感兴趣,不妨试试形式更加丰富的立体绘本,大头爸爸绘本馆提供各类绘本玩具书——翻翻书/洞洞书/有声书/地板书,孩子可以边玩边阅读绘本,激发探索欲望,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孩子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