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约翰 马尔科维奇
电影完成了一个有意思的构思:“如果一个落魄的普通人有机会成为一个名人,一切会怎样?”
大幕拉开,一个木偶忧郁地俯身在桌前,酒杯空着,无人陪伴,很像人世间一个心事重重的中年男子。幕布后面,一双魔术手提拉之间,台上木偶灵魂附体,惟妙惟肖。

木偶剧演员克雷格纵有超群的技艺,也奈何不了木偶戏在历史舞台上的黯淡失色,他无法再靠演木偶戏生存了。

克雷格已经结婚,他的太太在家里养了几个猩猩猴子,虽然爱心都蔓延到非人类了,但情怀不能当饭吃。男主只好出去找了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这个工作场所非常奇怪,居然是在7又1/2层,实际上处于7层和8层之间,只有正常房间的一半高,在这里工作的人忙忙碌碌出出进进都得弯着腰。这可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真实写照了。

克雷格的办公室生涯开始了,办公室恋情这种老套的剧情也上演了。别看办公室压抑,却别有洞天。办公室柜子后面有一扇神秘的小门,打开这门,纵身一跃,便可以进入到另一个人的脑子里。当克雷格第一次跳进一个著名演员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时,他自己隐匿了,视力所及都是马尔科维奇的眼睛看到的一切,15分钟后他被弹了出来,落在一个公路边的草坡上。神奇的经历!他震惊无比,这次梦游仙境让他脑洞大开,计划和自己暗恋的办公室美女马克辛开展一个新的业务“成为约翰 马尔科维奇”,15分钟收费200美元。

业务还没开始之前,他的老婆洛迪听后激动不已想立刻体验一下。洛迪在克雷格的办公室玩穿越的时候看到了老公的生意伙伴美女马克辛,穿越后心情大好便让克雷格邀请马克辛来家里做客。没想到的是这次宴请让洛迪对马克辛的爱意汹涌,洛迪原来是爱女人啊!但是马克辛提出了要求:必须在马尔科维奇的身体里,才可以和自己有亲密接触。自此两口子都迷上了马克辛。
为了得到马克辛,洛迪急不可耐地进入到马尔科维奇脑子里,马克辛也假装喜欢马尔科维奇前去勾引,就这样洛迪在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和马克辛好上了。洛迪的丈夫克雷格也一直渴望着和马克辛在一起,嫉妒的克雷格为了独占马克辛,进到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后不出来了,他也和马克辛好上了,所以也不知道马克辛到底爱谁。克雷格和马克辛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从此后克雷格寄居在马尔科维奇的脑袋中不出来,以他的名声来发展自己的木偶事业,这个想法让他们非常激动,两个人为了共同的梦想携手,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几年后,寄居在马尔科维奇脑子里的克雷格把木偶事业发扬光大,上了报纸头版、电视节目,马克辛也成了伟大的男人后面的神奇女人。俩人风头在电影节上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帅哥皮特。

一天晚上,已经生活在豪宅中的马克辛正在孕期,幸福地给自己的胎儿听着音乐,同时不经意地拿起了洛迪的布偶,似乎她还在想念着洛迪。已经被克雷格控制大脑的马尔科维奇当晚要去演天鹅湖,彼时天鹅湖已经被改编成有木偶参与的新形式,小天鹅之间凭空降下一个大木偶,悲伤的姿势、辗转腾挪间的灵活,出自那双灵巧双手,但那已经不是落魄的克雷格的双手,而是是名满天下的马尔科维奇的圣手了。

电影在开始不久,留下了另一条线索:男主办公室出现过一个活了一百多岁的老头莱斯特,男主克雷格和妻子洛迪曾去他家做客,在洛迪去洗手间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老爷爷的一间屋子里马尔科维奇的照片按照各个年龄段挂在墙上,摆满了整个屋子。洛迪当时没有问莱斯特,当洛迪被克雷格和马克辛抛弃后,她跑到了莱斯特家问起缘由。老爷爷便说,他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一个通道,可以不断的进入到别人的身体里寄居而达到永生。老人家怕孤独,聚集了一大帮老人,等着马尔科维奇44岁生日这天午夜时分从通道进入,和老伙伴们不离不弃继续一起happy,老爷爷看洛迪伤心,准备也带上她。

电影此时也到了最后20分钟结局时刻,因为克雷格寄居在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不出来,莱斯特老爷爷只好抓了马克辛做人质,逼克雷格出来。洛迪看到被抓的马克辛,想开枪打死她。情急之下,马克辛逃进了入口,洛迪也紧跟其后,两个人进入到了马尔科维奇的潜意识,打斗半天被弹了出来,在现实世界中马克辛向洛迪表白,两人终于冰释前嫌,拥抱着走向新生活。同时,克雷格为了救马克辛也被迫从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出来了,但是他的妻子和情人相拥着离开,只留下他在风雨中哀嚎。

最后一段,7年后,马尔科维奇又出现了,因为克雷格出来救马克辛错过了时间,没有再回到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马尔科维奇的脑子已经被莱斯特那些老人占据了。被操控的马尔科维奇给他的朋友介绍马克辛的女儿艾米莉,墙上贴着小女孩各个时期的照片,很显然,艾米莉是他们这帮人的下一个寄居主体。

从小女儿的眼睛里,克雷格贪婪的看着自己曾经深爱的马克辛,(当上面这个视角的黑洞出现的时候,你知道,克雷格没有进入到马可维奇的脑子里只好进到了恰逢当天出生的新生儿艾米丽的脑子里。)马克辛和洛迪情深意笃,惬意地享受着阳光假日,当克雷格说“别看了”的时候,艾米莉依然开心的看着她们。

可以看出,克雷格已经被囚禁在艾米丽的潜意识了。(前面莱斯特老爷爷说过如果在特定时间不能进入到宿主马尔科维奇的脑子里,就会被迫进入新生儿脑子,永远囚禁在潜意识里而无法控制主人)

影片以木偶演员的一段木偶戏开场,算是一个贯穿全片的隐喻:关于操控。马可维奇,是被他人控制的人生;而克雷格只有通过操控他人才能抵达自己的人生。多么荒谬的人生,每个人都不是自己。想潜入马可维奇大脑去实施控制的克雷格,难道不是被马可维奇这个宿主控制了的另一个傀儡吗?想获得他人拥有的一切就必须丧失掉原来的自己,而当他想回到原来的自己却已是一无所有。人类啊,悲剧的宿命。当我看完此片,不由自主得摸了一下后脑勺,觉得阴风阵阵,害怕了起来,怎样才可以关好自己大脑的命门,不让他人跳入后霸占了我们的所想、操纵着我们的所做所为?
片中有一处对此有过展示,马可维奇这个演员本人得知真相后,他也冲进入口,想一窥自己的生活,结果他看到的整个世界只有无数个自己:年轻的 衰老的 侏儒的 做了变性手术的 半躺在钢琴上唱歌的,连菜单上也全是马可维奇这个名字,他已经不是他原本的自己了,他是无数个他人、或者他物。
独特的创意让这个片子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但拍摄的粗糙和主线的游移没有让这个片子有口皆碑。想起基努里维斯演的电影《魔鬼代言人》,最后艾尔帕西诺演的爸爸,只说了一句:“Vanity,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就把电影稳稳地钉在了经典的名单里。而这部片子稍欠火候,但也足以让我们有惊心一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