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THE FOUNDER | 盛香亭廖宗毅:从新西兰到长沙,从赛百味到盛香亭

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一份能让食客认可的热卤,就是盛香亭费劲心思追求的味道。
文 I 赛赛
视觉I 快乐肥宅
本文优质度:★★★★★
简约宽松的休闲装、幽默风趣的络腮胡、手臂上个性的纹身;在廖宗毅身上,我们很容易找到碰撞和鲜明的元素。
而作为一家广受业界看好、正处于飞速成长期的企业创始人,廖宗毅打破了以往企业家给人的常规印象,乐天而豁达的特质在他身上十分鲜明,他“佛系”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持久的热情,也在无声中助推着盛香亭一步一步迈向新的台阶。

从新西兰到长沙从赛百味到盛香亭

Q:怎么会想到去做餐饮?
廖宗毅:高中毕业后去英国留学,这期间就去餐厅打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接触餐饮行业。但只是对这方面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当时还没有想过自己回国之后也会做餐饮。回国之后就开始想要创业,找个出路。其实很多留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把国外一些先进的、优秀的品牌带到国内进行代理加盟。正好我在英国留学时接触了一个品牌,叫Subway,赛百味,当时长沙还没有这样的店,但这个品牌我还是很喜欢的,就在长沙加盟了赛百味。

Q:从赛百味到盛香亭,是怎样的契机让你决定做现在的“新式热卤”?
廖宗毅:当时做赛百味的时候,是跟另外一位也是从国外回来的发小一起来做,做了6年的时间,也赚了一些钱。后来因为成本上升之类的原因,就把门店卖掉了。然后,我就利用之前闲置下来的设备,做了另外一个类似于赛百味的品牌,叫“四英寸”,其实是在赛百味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继续做三明治,但做的很辛苦,因为在湖南这边,本地的传统餐饮还是很强势的,食客对口味的要求也会重一点,西式快餐比较小众。
后来想了下,还是决定转型,做点接地气的生意,开始卖卤菜。但卤菜在这边来说,一般来说做得比较老派,比如用老卤去卤一些藕片、土豆、韭菜这些。但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就跟传统的卤味完全不一样:首先,做盛香亭的整个逻辑思路还是基于赛百味的;其次呢,我们坚持用新卤,符合标准化、大规模连锁的这种特性;再者,从食品安全出发,新卤也要比老卤更安全卫生。在工艺方面用新卤去提升风味,满足食欲,也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沿用老派的方式,盛香亭也不可能做到今天。

Q:盛香亭成功的驱动力有哪些?
廖宗毅:做盛香亭,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团队的风格和特色在里面,来靠拢顾客的需求。比如很注重食品安全和整个的卫生流程,还有就是对选材会有自己的坚持。
比如牛丸,我们团队会去到潮汕,去找到当地最好的原材料供应商;包装的话,我们的“红金碗”也是首创,碗材料用的锡箔纸市面上很少见,红色视觉上可以提升食欲,金色的寓意也比较好,锡箔的保温效果又比其他的纸碗要好很多。
在环保这方面,包装所选材的树,也是生长速度极快的桉树;另我们所用的辣椒是很讲究的,由红辣椒,印度的魔鬼椒和四川的香辣椒混合制成,兼顾红,辣,香三个特点,不会吃完之后嘴巴红肿,也不会让人辣到一直想喝水,是一种温和的辣......虽然做的是听上去很传统的卤菜,但我们在创新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追求。

Q:盛香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廖宗毅:这个名字是团队自己取的,对于品牌还是有我们的愿景的,希望卤香四散,生意繁盛,吸引食客,所以就取了这个名字。“盛”是对我们品牌的一个愿景,希望以后可以发展得繁盛,“香”是产品的特点,我们都开在购物中心里面,基本上百米之内都可以感知到盛香亭卤味的存在,“亭”是我们对整个门店空间模型的一个定义,加上新中式的一些元素和审美。

PM老婆顶 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懒

Q:创业过程中有哪些让你觉得特深刻的事儿?
廖宗毅:印象深刻的,其实还好,我们团队分工其实还挺明确,我老婆负责开发,她是很强的一个产品经理,有极强的天赋。之前她是做媒体的,但到了后面我把她拉了过来帮我一起打理,发现她在产品这块很有天赋,她的味觉要比一般人灵敏。其他的事,就是来自于以前一起奋斗的小伙伴啦。

Q:自己是什么样风格的管理者?
廖宗毅:懒,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我来公司这边要么就是玩手机,要么就是睡觉,更多的是负责省外的项目开发。不过懒也有好处嘛,看上去是有点懒,但也给了员工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在管理上,我说的最多的话是“你们去解决”“你们可以的”,充分地的相信员工,让他们施展。在战略上则是我来定,明年年底我们计划要开到500家店,如果什么事情都由我来管的话,那就疯掉了。

就管理来说,现在更多还是培养员工做决策的能力,我们提倡四点:独立思考,坚持原则,乐于分享,永不退缩,其实也适用于所有的职场人。
最近又总结了一点“保持领先”。因为盛香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做服务没有海底捞好,整个环境没有星巴克那种第三空间,颜值的话也比不上茶颜悦色,但要说好不好吃,说句实话千人千面。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保持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抓到那个点,在很多别人已经做到极致的方面去思考怎样去突围。我们不担心同行模仿,甚至欢迎别人一起做,主要担心的是突然一队人马突然杀出来,做了一个你完全不会想到的东西,然后把你灭掉了。我消灭你,跟你无关,这种降维打击还是很恐怖的。

Q:现在的心境跟过去有什么变化?
廖宗毅:就是轻松很多嘛,财务上没什么压力了,感觉我们一群人去干一件事情,而且很有可能做的非常大,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呢!毕竟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嘛,也很珍惜现在的状态。虽然团队整天内部也扯皮,但还好啦,都是围绕着工作来,私下里我们关系非常好。

选址第一是天赋
第二看眼缘

Q:选址上有什么窍门儿?
廖宗毅:开第一家店生意很好,第二家店就不太好了,然后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思考哪方面没做好,后来感觉更多的是选址的原因,然后就发现我在选址这方面很有天赋。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就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个地方生意会好,不会像别人一样拿个计数器掐人数,很多店面都是走个十分钟就定下了,主要还是看眼缘。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天晚上,一位负责招商的朋友晚上8点多给我打电话,说在梅溪湖新天地负一楼那里有个铺,问我要不要过去看一下,我听了以后就开车从家里到那里,过去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当时商场快打烊了,发现那个铺也没什么人要,很冷清的样子。去了以后跟他进去喝了杯奶茶就OK了,结果没想到那个位置后来成了我们的店王。后面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别人都不看好,但是我们拍板之后生意还都不错。

现在年轻的消费群体对卤菜这方面还是有诉求的,他可能是需要颜值更高,口感更好,更卫生,不再是传统菜市场里的那种卤菜了。当时公司选址在58小镇也是靠眼缘,后来我们在58小镇的门店开业生意一直都挺好的。
现在的年轻人对辣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吃火锅、麻辣烫已经培养了他们吃辣的习惯,湘菜本身的基因也很强,我们一开始会担心卤菜走出去会不会得不到认可,现实是各个地方都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反而我们的卤味给了消费者一个很深的印象。我平时不怎么吃辣,现在也慢慢尝试着开始吃点辣,其实吃辣还是有一个门槛在,只要跨过了这个门槛,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就会想:啊!我可以慢慢吃辣了。

Keep innovating
还要点儿运气

Q:从2016年4月至今,短短3年多占据了主要市场,制胜法宝是什么?
廖宗毅:还是创新。创新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的东西,一开始我们的店看起来也很low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去研究创新,也在不断的去投入,包括空间,视觉,产品这些方面都不在不断的改变,包括今天我们都在变,都在想怎么让这个东西更加有仪式感,有吸引力。
湖南这边喜欢嗦粉,嗦完粉在汤里倒一点醋,再喝一口汤,其实真正好的东西是有层次的。所以我们最近就一直想在口味这方面做一个大的改进,让消费者吃完之后,会觉得盛香亭的食物是有峰值的,这样的话让人印象会更深。口味的层次感,很重要。

除了创新,还要有运气。因为没有人会准确预估到做什么就一定会好。比如我们之前做三明治,也花了很多精力,就是做不起来,因为客群的基数实在太少了。但是反过来做卤菜,也会有困难,但是跟那个相比起来实在是简单太多了,因为受众很广,市场在新式卤菜这方面又是一个空白。
年轻的不愿意去做,反而我们用到做西餐的那种理念跟中式的传统美食相结合,就会觉得非常简单。但一开始确实也没想到这个东西会火,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觉得在购物中心里面没有人做这一块,就选择了。当时真的是为了一个温饱,出发点是很单纯的,也没有想到会做到今天这个样子。运气嘛,有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烦恼和困难都是自己的
前人说的都是对的”

Q:对待生活是一个怎样的态度?
廖宗毅:个人娱乐很少,顶多看看球、看看电影,电影的话一般简单粗暴的,那种好莱坞电影,比较放松。对待生活,还是比较豁达乐天,想得开一点,佛系,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对物质的追求其实是对创业有驱动力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欲望,人可能就会越来越佛系,越来越没追求。
我不害怕困难,困难都是临时的,我从小就是这样想,小时候调皮被叫了家长,一般小孩都会怕,但我不会怕,我觉得十年后再看这个事情就是一个笑话,所以基本上脸皮比较厚,想的东西也超前一些,不会为一些困难所烦恼。

人生信条就是“前人说的都是对的”。就好像玩游戏一样,其实前人都把攻略给你写好了,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很有道理的。等你慢慢参悟这些事情,就会发现我们平时遇到的很多困难,其实前人都已经把答案写出来了,只需要把那套思想借鉴过来应对现在的问题就OK了。
“烦恼和困难都是自己的”,“前人说的都是对的”,只要抓住这两句话,人不会有太多烦恼。

我是创始人I AM THE FOUNDER是58科创旗下创新创业人物IP品牌。旨在挖掘创始人真挚的创业态度与内心真实的声音,传播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