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与瀑布
记得不久前的一次对话。四个人参与,我、D、L、Y。主要由我对Y进行教练,同时也示范给L看,如何才是真正有效的对话。结束后,L、我和D一起午餐时,我问L:“上午我和Y这样的聊天,你看到了什么?”
L答道:“看到了很大的差别。平常我和他们聊,根本就没这效果。你的好像‘大海’,我的好像‘瀑布’。”
很好的形容,我似乎明白L所说的意思却也想进行核对,“很好的隐喻呀,你太厉害,灵感乍现。你所说的‘大海’和‘瀑布’,能够讲多一点吗?”
L:“你的‘大海’,不动神色的漫无边际又波澜不惊的直指人心;而我,就是直来直去的哗啦哗啦,就跟‘瀑布’似的。”
我不由得暗自感叹,“瞬间有如此之妙的隐喻,绝非偶然;这一语言背后定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强的直觉洞察!”
……
昨天,辅导过程结构性的嵌套层层深入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又把话题带到了“大海和瀑布”上了。我的意图是对进一步引导L从无意识的朴实、自发到有意识的系统、自觉。
背景是,谈到组织文化与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关系时,画出了辅导的结构模型:“创始人——核心层——组织——高效能会议——高效能执行”后,对核心层成员做分析。
分析过程,话题自然又触及到了老板和他们的交流了。我有意把话题带到“大海和瀑布”上来,如何将“大海”的宽广深邃和“瀑布”的快捷操作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把那一次的对话做进一步的总结、总结自己的总结、观察自己的观察,便开始有深刻的洞见浮现出来。
果然如此……
以下是部分总结:
1.接纳,全然的接纳。过程中保持有意识的深呼吸。留意自己不断浮现的评判和结论。
2.聆听,专注、高度专注的聆听,把对方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听,也一直要听到对方是一个完整的人,才能从自己的背景中走出来,才可能真正留意到自己起伏如千军万马般的念头,放下种种的评判,能够跟随。
3.真诚的欣赏。当完整的听对方,自然而然的,就听到了很多的亮点,很自然的就会要去表达,而且真正的用心表达,于是便有了连接,开始了“人-人”对话。
4.接下来就很自然“展现出人类最佳的状况,并且也激发了他人。如此清楚地处于当下,人们通常会渴望相互联结,提醒彼此都有潜力可以过得更加充实更能活出自我。”《懂得生命》44页(麦基卓/黄焕祥)
5.对话很自然的呈现“他们跟自我及他人做更多的接触,充满人性、更充实,他们不是谋取成就,而是求得掌握(使萌发于自身的技能日益精湛,而不是强迫自己去获得一些并不适合自己的技能)。他们不断地呈现自己,所以享受到认可(与谋取成就所需要的注意力是相反的)。”《懂得生命》45页(麦基卓/黄焕祥)
6.到这里,经由对话,很自然,彼此成为了彼此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