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生存报告
查看话题 >2018这一年,我在北京经历了什么
如果把人生,比作在一张白纸上描画,那么在A公司任职的一年,一定是我人生中非常浓重的一笔。
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姑娘,在2018-2019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裸辞失恋,也经历了升职加薪(由基础编辑到高级编辑再到课程主编),一个非常内向羞涩的小姑娘,在老板与同事的赏识和支持下,变得越来越自信乐观开朗。(用老板的话说,是由一个小女生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女性。)

虽然它带给我很多掌声与喝彩,但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并非我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加上后来工作的一些调整变化,我自身的能力瓶颈,以及来自家庭的一些烦心事,我又一次“任性”裸辞,跟随自己的直觉,来到南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今天整理文件,看到一篇自己在职时写的文章,当时因为在职,考虑到很多因素没有分享出来,不过既然现在已经离职了,便想着分享出来也无妨。
一
2019年2月1日,老板带着7-8个负责人到酒店,开2018年末总结会和2019年年度工作规划会,晚上一起吃饭,老板提议让大家聊聊,2018年,自己最闹心的一件事。
刚开始没人吭声,老板问我有没有想说的。我说: 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在这里说,因为这是我个人的一件私事。就是我来插坐学院之前,刚和相恋2年半的前男友分手。
以下是回忆,并未在聚餐中讲述:
那时候,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每天心情糟糕到极点,天天给前男友打电话求和,晚上以泪洗面。
当时的状态就是这样糟糕,导致我后来有段时间,特别讨厌如此脆弱依赖别人的自己,但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完全接受自己当时的样子了,毕竟重情的人还是可爱的呀~
但好在我性格要强,并没有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仍然坚持早起给自己做饭,坚持投简历,然后冒着大太阳面试。 刚从混沌大学辞职时,我还很自信,自以为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先后面试了几家知名的企业,他们都没有很干脆地跟我说,来上班吧。
我心态有点崩,极度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人爱,也没有获得心仪企业的认可。
二
后来,钱包里的钱都快用光了,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我非常绝望,也不敢跟家里人讲很多。 当时绝望到什么程度呢?
有个朋友知道我的境况后,给我推荐了一个算命的人,说她同事找这个人看过,非常地准。 我一个从来不迷信的人,竟然动摇了,后来在她的说服下,决定聊一聊试试。 加了算命的人微信,给她发了一张我最近的照片。她一上来就说,我身上有4个鬼。我当时一个人住,房间又很大,吓得汗毛直竖。
她问我,最近有没有去过庙堂,有没有许过愿望。
你别说,一个月前,我刚带爸妈去普陀山旅游了一圈。而且在我妈的逼迫下,拜了观音,许了愿望。
我说,许过。 她告诉我,去庙堂,不能轻易许愿,求个平安就行。因为许了愿望,就会被佛祖看到,他如果觉得你太顺利了,就会让你经历一些磨难,而不是立马让你实现愿望。 然后,她还远程帮我驱了鬼,告诉我事业会越来越好,两年内会结婚。
虽然我知道,她这些都不可信,但和她聊完,我大概是想开了。 我领养了一只猫,开始整理心情,并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更快地找到工作。然后我就想到了手里的资源,我决定先在朋友圈自我推荐一下,实在不行,再找朋友推荐一下。
没想到,刚发完朋友圈不久,在前公司因为工作认识的一个朋友,就给我推荐了A公司的工作,约了第二天面试。 面试也很有趣。当时面试我的人是公司创始人B总,也就是我现在的老板。
虽然我大学时就关注了A公司,对这个公司也很感兴趣,但我从来没了解过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谁。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不知道他是老板(我以为是部门负责人),所以整个面试过程,我非常放松,发挥得还可以,第二天就来上班了。
此时,我手里的钱已经交不起下个季度的房租。但我还是花了半个月房租的违约金,退了距离新公司2小时距离的房子,借了朋友一些钱,租了C地铁附近3500元一个月的房子,以表示接下来我要努力工作、努力挣钱的决心。
三
刚来上班时,老板让我负责做企业公众号排版训练营。当时我没有任何做课的经验,只是有些编辑经验,所以对课程把握很弱,老师交给我的稿子,我只是在文字方面做了优化,并没有从整体架构、案例、知识点等方面提出建议。 在距离课程上架还有几天的时候,我们将所有课稿发给了老板。
有天,老板黑着脸,把我、我当时的领导、训练营项目负责人一起叫到了办公室的一角,开始大发脾气,说某些课稿质量太差,发出去非常影响我们的声誉。 于是,老板吩咐:
1、在招生满500人后,就关闭报名,努力服务好现有学员;
2、所有课稿重新优化,质量不合格的,立马换老师重写,务必保证课稿质量。
后来,第1讲换了老师重写;第2-3讲,老板亲自写了两节课。
收到老板写的课稿后,我非常震惊:天呐,好的课程原来是这样的。 然后,我开始认真研究,老板写的课稿的知识结构、案例、用词。并主动优化了后面5节课,甚至参考老板之前的课稿,原创写了一篇2000字左右的课稿。 这个项目虽然有些小波折,但最后还算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做完这个项目之后,有天老板把我叫到楼下瑞幸咖啡馆,跟我说,他准备做一些员工培训的小课,每节课3-5分钟,每天更新5-8节,内容涵盖职场、管理、运营、营销等方面。 问我觉得怎么样,我觉得非常好。他说,我赞成他就放心了。然后他就安排我出100道选题、20篇样稿。
D项目,就这么开始了。
四
因为我们课程是全年365天更新的,所以我当时提议,课程组的微信群命名为“全年无休群”,这个名字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写了大概10篇课稿后,App首页就大改版了。我写的课稿全部被放在了首页。我当时有点慌,因为10篇课稿都上线了,手里没有备稿了。我一个人写稿的速度,也有些跟不上更新的速度。 后来,其他课程同事也开始加入写稿行列,这时,我才知道,我们要全面转型走员工培训了。
再后来,随着客户的增加,老板开始亲自把关课稿质量,每一个选题,每一篇课稿,他都亲自审核,课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当时大家压力都很大。有些同事找不到选题;有些同事即使找到了选题也经常被否;还有些同事辛辛苦苦写出了稿子,因为各种问题没被上线。
工作强度、难度都越来越很大,所以在日课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左右,就有两位同事承受不住压力,陆续生病、离职。又过了一个月,第3个同事,也一直生病请假,后来也因为各种原因离职了。 至此,课程组仅剩我、我当时的领导、还有一个男同事3个人,课稿的供应压力更大了,写软文的同事,也被临时调过来写日课。
这时,大概是2018年11月份了。 中间我们4个人,又经历过一波找不到选题、稿子供不应求的阶段。每天早出晚归,找不到选题时甚至睡不着觉,每个人压力都很大,但我们全部坚持了下来。 熬过这个阶段后,我不再焦虑,每天2篇课稿的任务,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了。
此时,新的挑战又来了。老板宣布,1月份,我们要做到*百万营收。新媒体组、销售组、运营推广组,甚至包括我们课程组,都各自领取了一个营收指标,大家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 老板因为要管理几个项目进展情况,所以要求我和另一个同事,每天至少帮他分担2篇审稿任务。
刚开始,我和这个同事就每天帮老板审2篇课稿。后来,我发现,我写完自己2篇课稿,审完2篇课稿外,还有时间可以工作,我就主动找老板申请再帮他审一些稿子:
一是觉得老板是公司最关键的人物,应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二是觉得,他实在太忙太累了,作为员工,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帮他分担一下。
后来,我觉得这么每天找老板要稿子审核效率太低,于是我干脆跟同事说,要不,我们把每天5篇课稿都审完吧,老板实在太忙,没时间看了。同事爽快答应了,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再没有让老板审核过稿子。到了后面,给老板审核选题,他不回复,我们也不追着问了,直接开始写。
就这样,我们课程组开始了自力更生之路。老板完全放手了,我和另一个同事,每个人开始做以前双倍工作量的工作。 后来适应了每天9点半上班,晚上9点半之后下班的节奏,我主动申请带了一个没有编辑基础的同事,并给他制定了每天必须完成的3个任务:
1、每天写2篇课稿; 2、对比分析2篇课稿改前改后的不同; 3、总结2篇课稿的共性问题,并按照原文、改后、问题、如何改正的格式每天发邮件给我。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位同事由原来每月上架几篇、十几篇课稿,到现在能够每月上架近40篇课稿。
老板问我要不要给他涨薪资,我当时想立刻回复,涨! 但我又想到这么说不太有说服力,于是我快速统计了下,这位同事上月和本月上架课稿的情况,打包了他平时写的课稿问题总结,并列出了我建议为他涨薪的5点理由,然后发邮件告诉老板,建议为这位同事涨薪。
五
回到开头,老板听完我失恋的事情(当时没讲细节,就大概说了这么一件事),说了一句:
我说这么优秀的人,怎么就到我们公司了呢。 然后还让我同事监督一下我的状态,说我什么时候写稿数量少了,说不定就是谈恋爱了。
最后,大家还举起酒杯说,敬你前男友一杯,感谢他跟你分手。
昨天审稿时,看到《阿里局》这本书里的一句话,非常触动,它是这么说的:
身边的战友推着你动,你就必须动,停不下来。环境,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英雄。 真的感谢A公司,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快速成长、越来越自信的人。也感谢我的老板,刚来公司半年,就为我升职加薪,并把日课团队交给我负责。
最后,用《阿里局》里的一句话结尾吧: 极度渴望成功,愿付非凡努力。
六
当时写下这篇文章,是我在A公司状态最好的时候,仿佛全身有使不完的动力,有时工作忙起来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这种专注非常珍贵,但也严重消耗了我的身体,最严重的时候,我本来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头发,又脱落得露出了头皮。
不过当时我也没在乎,还是继续拼命工作,直到后来脱发越来越严重,好几个同事提醒我头发的事情,说我脸色很差,让我注意身体健康。
后来有次我回家,我妈看到我头发的样子,担心得整晚睡不着,跟我说了很多遍,让我换个轻松的工作。她说,挣多少钱都没关系,就是希望你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
我这才重视起长久被忽略的身体,照镜子看到憔悴的自己也会觉得很难过。再加上后来被反复调整工作,以及自己工作上的想法跟领导不太一致,我选择了离职,跟从内心来到了成都。
这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我最终想要的生活,还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有鲜花绿植、有热腾腾的烟火气、有可爱的宠物、以及足够的时间学习心理学,以及到处旅行摄影。
当时离职走得匆忙,离职后对要好的同事格外想念,把这些分享出来,也算另一种形式的好好告别吧。希望公司和同事都越来越好。
最后,希望我也能如愿以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目前来看,确实在一步步往前走了。在北京四年,keep上的数据是3000分钟的运动量,现在刚到成都一个多月,马上要到6000分钟了。对目前的我来说,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