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丨等冷空气的十月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九月份看了小半,由于忍受不了译者,打算弃书。奈何KU的书单不怎么给力,只好继续读完。
我的黑名单里作者有那么几个,但是译者是头一回,俞步凡。
平常上网,我很喜欢看评论,不是那些所谓的评论专家,而是那些素得不能再素的俗人的微博评论、书评、影评、剧评,虽然近年“网络自由”开始收窄,但是迫不及待地展示人性下限的还不在小数——题外话。译本书评,批评译者的有之:翻译腔、死硬的直译和译者个人的二次创作……但我那只能读童话的英语水平,是不可能读悬疑推理小说之类的。所以老老实实读译本,也不好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
但正如上月所言,真是叔婶都不能忍。大致浏览了一下网上对该译者的评价,有人觉得他遣词用字古典优雅:译者喜欢用骨董、麇集、颟顸之类的旧用语,虽然中文触类旁通,望词生意也好理解,但我个人不喜,感觉不是老迂腐就是掉书袋。再有人说这位译者接地气!这个我想就是译者时不时来个“有嘞”“穷吵”这种富有地方语言色彩的词语吧。
在开头两个的自我介绍里,华生有一句话:“我养着一只小狗,公狗,”我说,“我很怕吵闹,因为我神经受过刺激。”——当时,我是想:XX,怕吵你养个屁狗啊?后来一想,这应该是Kindle的问题,因为以往也出现过这类问题。后来才知道这回Kindle被了锅。原文是“I keep a bull pup”——斗牛犬,直译的话,华生这一句就前后不搭了,而且后面也没有华生爱犬的戏份。 有人说是:华生说自己的脾气像斗牛犬一样。感觉也不对,看完全套书,华生作为一个医生,还是很儒雅的。有人说是华生有一把枪——虽然搜索“bullpup武器”出来的都是步枪或狙击枪……但这个才是贯穿全文的,每次作危险行动前,福尔摩斯都叫华生“带上你的小手枪”。
我实在不能接受福尔摩斯说:“伸张正义,人人有责。”“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有一些同义词叠加使用:“得赶快吃一堑长一智改弦更张。”“无一不显示出他有讲究衣着、爱修边幅的习惯,他也正是以此闻名。”——不修边幅是小学就学过的,爱修边幅呢,我怕霸道总裁文都不敢这样形容男主……
最后呢,有人写信给福尔摩斯,信末是:乞蒙俯允电告卡尔顿俱乐部为荷。然后福尔摩斯说:“无需说得,我已经俯允他了,华生。”——这个锅,我已经不知道是作者、译者还是Kindle拥有的了……希望有一天我能读读原版。
最后的最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日本人的这类工具书,注水量真心大,目前还没有看过例外的,其实这类书不是说没有用,相反对于这类条理性的东西日本人是很有心得的,是有启发的。
只是叨叨絮絮地把自己的所有东西倾倒进一本书里面,还是不能接受。不过不这样怎么出书呢,还是会有人喜欢这种风格吧?国内不是有那么几个作家叨叨絮絮写完一本书,还是大卖特卖?
简单摘录列一下,就差不多了,跳过作者自传的第一章和作者认为整理完毕后的好处的第五章。第一章有段差不多就是全书总结了:整理时该做的,大致只有两件事。一是确定物品的弃留,二是设定物品放置的位置。
Chapter 2 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 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丢掉! —— 丢掉是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大部分物品留着留着结果还是丢掉,当然也有丢了之后后悔的情况,结果就是买新的呗。我个人也不怎么存在作者说扔掉可惜的心理状态,只要有荷包满满,就有丢东西的底气了~ 在丢东西前,先思考“理想的生活” ——丢东西是很爽很愉快的事情,什么是“理想生活”?一个人心目中有一万种理想生活,归根到底还是有钱! 碰触到的瞬间,是否感觉“怦然心动”? ——我自己啊,到手之后的东西基本是不怎么会“怦然心动”的,在商场买东西的幸福的高潮是从“决定出门花钱”到“回家拆掉包装”,在网上买东西是从“打开APP”到“拆除完包装”基本就没有了~ 把同类的物品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性判断 从“纪念品”开始整理,必然失败 顺利丢弃物品的顺序应该是:衣服、书籍、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 别让家人看见丢弃的物品 让家人也变得会整理的妙方 ——作者的意思是潜移默化,只要家里有人带头整理,其他人也会跟着行动。我想说,绝大部分的家人都不会的,永远都不会的,这辈子都不会的! 别把自己不要的物品送给家人 ——这曾经是我小姑姑最爱做的事情,她把一些觉得不适合她的却觉得适合我的包包送给我,她爱买买买,看见她觉得适合我的衣服、包包也买来送我……虽然昂贵,里面不乏LV、Coach之类的大牌,但是大部分真的不是我喜欢的,不用感觉很浪费,于是每次都有在宝马里哭的感觉~后来我把所有我不喜欢的统统扔掉,久而久之姑姑没再给我送东西了,我却有解脱的快感! 整理就是“通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对丢不出手的物品说谢谢 ——作者意思是说完“谢谢”就可以丢掉了。
Chapter 3 按“物品类别”整理,竟如此顺利!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的正确顺序整理 衣服 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放在地上 家居服 不要因为“扔了可惜”,就当家居服 衣服的收纳 “折叠收纳法”,一举解决收纳空间的问题







衣服的折法 完全刚好、最正确的折叠方法 ——其实上述折放衣物的方式是我去旅行打包行李箱的习惯了。这种比较适合有大量抽屉的衣柜,无奈国内品牌、私人定制的衣柜都是以叠放+衣架而设,前几年搬屋我有过类似的想法,后来爸妈坚持定制衣柜……看完这章我有了更清晰的衣柜规划:三层,上面一排作大件收纳,中间是挂架,下层是一排排的抽屉那种,希望以后有机会实现。

衣服的摆法 把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橱的绝招 就是从左边开始放长的、厚重的,右边放短的、轻的,下图跟我设想的衣柜有的像,不过不会那么杂吧……

袜子类的收纳 袜子和丝袜都不能团起来

换季 从此不用再换季的收纳法 ——作者的意思是不要收纳箱之类的东西,而是大量运用抽屉,这样就不会存在要拿出来、放进去之类的换季工作,只要打开对应的抽屉就可以了!对于我这种懒癌病人来说,这个实在是金玉良言啊!

书籍的整理方法 把所有的书摆在地上,一一触摸 未读完的书 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来 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获取读书的经验。读过一次的书,就已经“经验了一次”,即使不能牢记书中的内容,他的知识也应该全部进入你的内在。 如果丢弃后还想再次买书认真学习的话,那就重新买来好好学习就是了。 ——就是有钱任性!上述的话我不能苟同,看书,特别是工作之后,静下心来好好看完一本书,有时候是有难度的。还有心境问题,我试过看一本书两页就放下了,过来不知道多少年,重新翻看却让我把它列为年度第一~关于书籍收纳,目前我个人已经从两年前非电子书不买了,因为地产业的飞速增长,也因为南方的气候。再开通KindleUnlimited包年,近乎完美。就是目前家里从小到大的藏书不知道怎么处理,扔是不可能的,捐的话实在没有渠道…… 该留存的书籍 把“进入殿堂”的书籍毫不犹豫地留在自己身边 文件整理 “把文件全部丢弃”也没问题 凡是不符合“现在正在使用”“近期还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统统丢掉。 各种文件 麻烦的文件应该这样整理 小件物品 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零钱 赶快拯救四散的零钱吧! 种种小件物品 莫名其妙的物品,全部退散! 纪念品 千万别把老家作为纪念品的避难所 照片 比起收藏回忆,不如3爱惜现在的自己! 现场直击!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存货” 不断减少物品,直到“适量的感悟点”来临 相信心动的感觉,人生将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Chapter 4 让人生闪闪发光的“心动收纳课” 设定家中“所有物品的位置” 每天工作完毕,回到家,我的例行公事如下: 用钥匙开门后,首先对家里大声说:“我回来了!”然后,对摆在玄关地上昨天穿过后放了一天的鞋子打个招呼:“昨天让你辛苦了!”接着就把它放回鞋柜。脱了鞋,把鞋子摆放整齐后我会到厨房烧一壶水。再去卧室,轻轻地把手提包放在羊毛地毯上,准备换上家居服。把换下的短外套和连衣裙依次套上衣架,并对它们褒奖道:“你们今天也干得很好呢!”接着,把衣架挂在衣柜的门把手上(这儿是穿过的衣服临时挂放的地方)。裤袜就扔进衣柜右下方的脏衣篮里。再从抽屉里选出符合此时心情的家居服,迅速换上。紧接着走到窗台边,一边用手抚摸着齐腰高的观赏植物的叶片,一边对它轻轻地说:“我回来了!”随后,我拿出手提包里的所有物品,将其一长溜地摆在羊毛地毯上,再把它们依次放回到原来设定的位置上。首先,我从钱包里取出收据,然后对钱包感谢道:“辛苦你了!”再把它放入床下抽屉里的“钱包专用盒”里。在钱包的旁边又放入月票夹和名片夹。在同一个抽屉里还有一个粉红色的古董盒子,我摘下手表把它和家里的钥匙放入其中。古董盒的旁边是一只放饰品的首饰盒,我把耳环和项链放入首饰盒内,并对它们亲切地说:“今天承蒙你们关照,谢谢了!” 我来到玄关的书柜边上(我把鞋柜的一层当作书柜使用),把随身携带的书和笔记本放回书柜。书柜的下一层有一个“收据专用包”,我把刚才从钱包里取出的收据放入那个包里。小包的旁边是“电子产品存放处”,我在那儿放上工作用的数码相机。处理完的文件则扔进厨房灶台下面的垃圾桶里。然后,我一边泡茶,一边粗略地浏览收到的邮寄品(邮寄品看完后立刻扔进垃圾桶里)。 再回到卧室,我把已经清空的手提包放入防尘袋,再把防尘袋放回衣柜上方,对它说声:“今天也很努力噢,晚安!”然后关上柜门。 从回家到现在,我刚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总共才花了五分钟。接着,我慢慢地喝着刚泡好的茶,放松地长舒一口气。
丢弃物品前,不可偏信“收纳的绝招” 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 ——关于“简化到极限”,我脑海中蹦出来的就是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还有罗兰大人的新家……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这个我心有戚戚焉,分散收纳真的容易忘记,然后重复购买,最后可能造成过期浪费…… 不必理会“行动路线”和“使用频率” 不堆叠,“竖着收纳”才是王道! 不要使用“市售的收纳用具” ——整理收纳工作时,可以用手头上的四方形的空盒子作为收纳只用,等整理工作完成后再慢慢寻找自己喜欢的收纳工具,作者最为推荐的是鞋盒。不了解日本的情况,不过南方是不适合,纸皮类是招惹蟑螂的,还有纸书久了里面就会有书虱,这也是我转向电子书的动力~ “包中有包”的绝妙收纳术 ——大略就是暂时不用的包包可以在大包包里面放进小包,这样既可以省略收纳空间,也可以给大包包定形。 手提包要“每日清空” 大件物品全部收纳进壁橱 “浴室”和“厨房水槽”什么都不放 把书柜的最上层设为“我的神龛” “不想被人看到的物品”就摆在衣柜里 衣服一买回来就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 别小看包装贴纸所制造的“过剩信息” 越爱惜物品,物品就越能称为“你的好伙伴”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8 16: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