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洋拆书晨读读的第55本书《鱼什么都知道》文字笔记

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群,每个群都有你的读书伙伴。
这里是「一洋晨读」,大家早上好,我是王一洋。
前几天我讲过一本书叫《鸡征服世界》。那天我看到咱们有很多的小伙伴觉得非常有意思,觉得非常有趣,还写了很多感悟。
那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更有趣的,叫《鱼什么都知道》。那天讲的是鸡,今天咱们讲鱼。
一般的人一说到鱼,可能首先的认知就是这个鱼好不好吃,能不能吃的问题。还有比如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鱼是冷血动物等等,鱼是低端生物,正常人可能都会这么想,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鱼到底是不是记忆只有七秒,是不是低端生物是不是冷血。我们可能从来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这本书其实说的就是这些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由科学界由生物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证实过的观点。所以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鱼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
我们人类感知这个世界靠的是所有的感觉器官,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那么我们先来说一下鱼,它有哪些的感觉器官?
首先第一个鱼都有眼睛,我们吃鱼的时候都看见过,对吧?那么鱼的视力呢,可能一般人认为这个鱼虽然有眼睛,但是它视力很差,可能看到很近的东西。可是经过科学家做大量的实验,他发现不对,人们这种观点不对,鱼的视力超过人。
一般的鱼它在水下的视力跟人在空气当中的视力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人在晴天能看到多远的能见度,那么鱼在水底它就能看到多远的能见度,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鱼,比如说一些经常浮上水面的鱼类,它们可能眼睛还会进化成上下两部分,那么上面部分有空气视觉,下面部分是水下视觉,也就是它在水下水面上捕捞食物的时候,它还能观察到天空是不是有一些鸟类的袭击。所以鱼的视觉比人的视觉好像还要高级一些。有些鱼它的两个眼睛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去转,你看我们人做不到这个对吗?它向不同的方向转,就是它的可视范围要比人更广。
另外一个实验结果我觉得特有意思,就说鱼的视觉是四色视觉。四色视觉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要知道人的视觉是三原色的,也就是说鱼是四色的,它比人类的色彩视觉更丰富,就是鱼看到的颜色比人看到的要更丰富。听到这些,我们是不是觉得鱼好神奇,不像我们平时想的那么傻。
我们再来说说鱼的听觉。鱼有视觉我们其实不陌生,因为鱼眼睛大家都看见过,但是鱼有没有听觉,这个有人就不知道了。说鱼好像没有耳朵,实际上也是科学家做的各种实验证明。鱼不但有听觉,而且鱼的听觉更为发达。怎么发达呢?人类听不见的东西鱼都能听见,比如说次声波超声波,它相当于一种仪器了,人是听不见的。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拿锦鲤做的,它能区分出音乐的种类。比如说哪个是乡村音乐,哪个是蓝调音乐,都能区分开。
鱼还有嗅觉。鱼有鼻子我们都见过,有它有鼻孔是吧?鱼都。鱼它用鳃呼吸,我们说人类说用鼻子呼吸有嗅觉,鱼用鳃呼吸,那鼻子干嘛?鱼的鼻子不是呼吸用的,只是用来闻味用的。比如说有些鱼它能通过水的味道能闻到家乡的方向,比如说水里有家乡的味道,然后它就顺着这个味道,由这个味道由浅入深,就离家乡的味道越来越近,它就能找到家。
比如有些鱼的觅食,去找食物的时候,其实也是靠闻味的,鱼是有嗅觉的。那么另外一个鱼还有味觉,有舌头,我也觉得它能尝到很多食物的味道。
其实仅仅这几种感觉系统就让我们挺震撼的,觉得这鱼原来不是特别傻,不是特别低等的动物。但是我要告诉你,书里还说鱼还有两种人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叫地磁感应能力。你听这个名就比较高大上,地磁感应能力能让鱼天然的辨别方向,通过感应地磁,就是通过感应磁场,它能天然地辨别方向,不管走多远,它也能找到它想找的地方,这个是靠对磁场的辨别。
另外一个鱼有声波系统,我们听越来越悬了,声波系统好像是什么军事上用的东西。总之对鱼的感觉器官进行的所有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结果:鱼感知世界的方式不亚于人类,甚至有些特种鱼要超过人类的感觉器官。
所以从感知方式上来讲,鱼绝对跟我们想象的是不一样的。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说鱼既然有这么多的感觉器官,那么鱼它有没有意识,有没有情绪,有没有智力?然后很多的科学家围绕这几个问题又进行了很多实验。
首先第一个实验就是疼痛实验,就是说这个人有疼痛感,疼痛感是为了避免危险,那么鱼有没有呢,经过了大量的实验证明鱼有疼痛感,也可以回避疼痛。
鱼不仅可以通过回避疼痛来自保,而且有一种激素模式。激素模式是啥意思呢?咱先说人,人的情绪是怎么来的?人的所有的情绪在生物界去讲的话,都是由激素造成的。有一种激素叫多巴胺,我们在很多的书里讲过,就是人脑一分泌多巴胺就会感觉很舒服很快乐很愉快。那么这种愉快舒服的情绪就是由多巴胺这种激素产生的。
其它的所有情绪也相对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激素。那么这个实验证明鱼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激素。所以鱼是有情绪的。
鱼有没有智力呢?首先第一个鱼有自我学习系统,你看有没有智力?都能自我学习了,还没有智力吗。
怎么自我学习呢,其实也有很多的实验,但是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喜欢钓鱼的朋友知道说鱼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不好钓了。什么意思,就是说它有通过经验自我学习的系统,它一开始发现有个鱼线,带一个食物,有鱼吃了被钓走了。其它鱼看见了,哎这东西不能吃,小心一点。
或者有些鱼它经常看到有人钓鱼,它渐渐的在整个诱饵的外围把鱼饵吃掉了,不咬钩。这些都是事实,我们生活当中都能看到。所以它有自我学习这样的功能。
第二个是非常颠覆的,也是经过实验证明的,鱼有复杂的记忆系统。说所谓的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个完全是瞎掰的!鱼不但不仅仅是七秒的记忆,而且它有复杂的记忆系统,它可以在大脑里绘制地图,也就是说它走过的地方,它会在脑子里绘制一个类似导航的一个地图,即使在完全没有其它感觉可以判断的情况下,也没有视线,也没有听觉,也没有味觉的情况下,它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记忆去按照地图进行行动,这个也是实验证明的。
人们其实之前一直以为说只有人类才有这种能力,其实鱼也有这种能力。曾经在网上流传过一个视频,是一个人潜水,潜水的时候用手机拍下来一个视频,这视频是什么?一个鱼,它想吃贝壳里面的肉,它用嘴叼着贝壳,跑到一个岩石旁边,使劲往岩石上去摔贝壳,摔一次,然后没有摔开,它再叼住再往岩石上摔,摔几次摔开了,它把里面的肉吃了。
这个证明什么?证明鱼会使用工具。你看我们越说越夸张,毛骨悚然。每天我们吃的鱼竟然它是这么强大的一种动物,所以鱼既有感官又有意识,有情绪,还有智力。
那么既然有这么多东西,是不是鱼类也有一个社会,我们说人类有人类社会,那鱼有没有鱼类社会呢?有,首先第一个,鱼很少有单独行动的!
大多数的鱼都是群体行动,其实有鱼群就会产生互动。那么鱼群实际上就是鱼类社会的群体生活。这个我们很好理解。但是还有另外一件事儿,让我们觉得鱼类社会很高级,什么事呢,就是清洁鱼。
有人可能关注过这方面的报道,就是鱼类里面每一个鱼群当中或者一个小生态当中都有清洁鱼。这个最明显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自己家养鱼的,这鱼缸里面要放什么呢,一两只清道夫,它是清洁鱼缸的缸壁的。
那么在整个的水下系统有一种吃大鱼身上的这些寄生虫,或者这些牙缝当中的这些小碎片的这些小鱼,它专门给大鱼进行清洁的。这些大鱼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清洁鱼当成食物吃掉,但是它从来不会吃这些鱼。
这些鱼是从大鱼的身上去获取一些自己要的食物,同时大鱼身体被清理了,同时产生愉悦感。不仅仅是这大鱼跟小鱼的关系,在整个的鱼类系统里边,它有很多的这样的清洁鱼的种类,也未必是大小,就是可能大小一样的鱼,也有一种是清洁的,另一种是被清洁的。
所以用这种梳理的说法是特别有意思。说被清洁的鱼是客户,鱼清洁鱼是提供服务的。这科学家发现很多鱼类就是客户鱼,它会躲在珊瑚里面,躲在珊瑚礁里面去排队。有些清洁鱼一天可以服务1000到2000个客户,它就在那不动,然后这客户排队来,来一个清洁完了走了,下一个再来。
这些整个的它的社会属性就是互利共生,这些属性让我看完了这本书觉得毛骨悚然。
我们真的低估了鱼这种动物。
所以一句话总结,鱼类是具有意识和内在价值的独立个体,它跟我们之前想的不一样。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想到了一个什么呢,我想到了一个从小就听说多吃鱼聪明,我不知道跟鱼聪明有没有直接关系。
相信这本书又颠覆了你的认知。「一洋晨读」就是这么有趣。
今天这本书是咱们「一洋晨读」讲的第59本《鱼什么都知道》。
咱们就讲到这里,明早6点半,「一洋晨读」咱们不见不散。
本文转载自《一洋拆书》公众号,已获得《一洋拆书》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