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枪版都好过你打飞机去国外屏摄
前两天微博首页刷到一张梗图,内容是嘲讽一些最近到处在网上求《小丑》资源的伸手党。我见那张图做的有点意思,下意识地想要点转发,可是想了想又觉得未免太刻薄,还是算了。
我很能理解那些求资源的网友的心情,面对这样一部兼具口碑和话题性的年度佳作,身边无数人都在积极讨论,自己无法参与其中,难免感到焦急,哪怕有个枪版先解解渴也好。
电影的最佳观看方式当然是通过大银幕。把本该在大银幕上看的电影挪到电脑和手机屏幕上,乐趣本来已经大打折扣了。而画质低劣的枪版又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破坏观影乐趣。但是提前看枪版能够让一部分观众免于在漫长等待中饱受煎熬,由此带来的积极效应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观影地点、资源质量的遗憾。那么看枪版也可视为一种权宜之计。
我也有过迫不及待想看一部电影于是先把枪版看了的经历。2011年的《X战警:第一战》和《美国队长1》都是我期待已久的电影。前者因为涉及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压根儿没能引进;后者则因为暑期国产电影保护月再加上建[哔]90周年而延后了两个多月才上映。于是我就下载了这两部电影的枪版。因为资源质量太差,我还各下载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互为补充,反复观看,比在电影院里观影还要认真,希望尽可能确保自己不要漏掉任何细节。那种状态有点像日本早期御宅族用录像机录下TV动画之后反复品评回味的痴迷劲儿。枪版资源对我的这种“调教”使我对那两部电影的感情之深远超过其他漫画改编电影。当然《第一战》是因为本来拍得就好,以类型片而论,它确实就是拍得最好的漫画改编电影。至于《美国队长1》,即便是当年观影经验不太丰富的我,也能看出其文本很一般,但它就是成为了我心目中的白月光。后来接手的罗素兄弟就算给美国队长安排再多卖腐的戏,也及不上他初到钢筋水泥丛林之后那句落寞的“我错过了一支舞。”
如今大部分我感兴趣的影片基本上都可以及时地在电影院里看到,这可能是这个偏僻的地方为数不多的好处之一。但是我不能因为自己享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就以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口气去对那些跟曾经的我面对同样困境的年轻人横加指责。任何人都该极力避免散发出恶臭的优越感。
对于《小丑》这种特殊情况,如果有人要看枪版,我不鼓励,也不会过分苛责。但是请注意我说的只是“看”——那个枪版资源已经客观上存在了,你又正好需要,也能在不打扰到别人的情况下获得资源,那么你就安静地把它看了就好。
“不打扰到别人”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我只默认“看”是权宜之计,却对“求资源”这一行为不能认同的原因。如果你本来就有途径看到,那你就看;如果你本来没有观看途径,那么最好还是安静等待,不要去求资源,尤其不要向陌生人求资源。看盗版尤其是看枪版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为,传播盗版更是触犯法律,所以你就自己一个人闷声看大片,那是坠吼的。把一个不那么光彩的事搞得轰轰烈烈,给人的观感实在不佳。
注意上述所有默认看盗版、枪版为权宜之计的言论,都是针对像《小丑》《寄生虫》这类情况。对影院热映中的影片还要求资源的纯low逼伸手党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总而言之,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进电影院。最近就有这么一群观众,趁着国庆假期特意打飞机去国外看了《小丑》。这种对电影的热情本来值得尊敬,可是偏偏里面又混了些low逼丢人现眼。
还是在微博首页刷到的,有人说过去几天朋友圈俨然成了“《小丑》屏摄大赛”。一群low逼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跑到国外看了场电影,拿着个逼手机在电影院里瞎几把拍。他们在国内恶心自己的同胞还不算完,还要把他们的逼脸丢到国外去,让所有同胞都跟着他们蒙羞。而这些货追求的,恰恰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恶臭的优越感。他们觉得好不容易看了一部话题之作,不炫耀炫耀,就憋得浑身难受。
要想让人知道你看过这部电影,方法有的是,你来豆瓣上打个分,说两句言之有物的感想,别人不就都知道了吗?或者连两句感想也懒得说,那就光打分,点个“看过”也行。觉得没图没真相,那你可以拍电影票根,顺便连你去了哪座国际大都市的高档影院都给曝光了出来,多有面儿,不比你发几张糊的跟屎一样的屏摄照片强多了?为什么非要在别人安静看电影的时候掏出手机来犯贱呢?
之所以今天会有这么多电影观众对于屏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相关从业者在其中起了很坏的示范作用。昨天平遥国际电影节官方发布了抵制屏摄行为的官方声明,起因是有人在清水崇导演的作品《犬鸣村》放映期间做出屏摄行为,事后还洋洋自得地拿出手机里面的屏摄片段到导演面前显摆。所以即便是不打飞机到国外看电影,这些货照样有本事把脸丢到外国人跟前去。
这些出入影展的人,有很多都是电影媒体工作者。身为从业者,却缺乏常识以及对电影和电影创作者的基本尊重。有这样的电影媒体做榜样,国内观众的观影素质如何能提高?
很多人觉得自己在电影院里拿手机屏摄是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因为自己花钱买票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屏摄。你是花钱了,可是坐在你周围的其他观众也花钱了,人家买的是不受你这个傻逼干扰安静看电影的权利,是比你更正当的权利。
看电影是需要一点仪式感的,如果不懂得基本的观影礼仪,那还是滚回去刷你的抖音去吧。消费主义给很多年轻人惯出了一身的臭毛病,让他们坚信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是,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但前提是你有钱到把整个影厅包下来。一张百八十块的电影票可涵盖不到你破坏其他观众观影心情、干扰影厅秩序、糟蹋电影创作者劳动这些“增值服务”。
安静地在自己拥有的空间内看哪怕是盗版资源的人,也远比一个在电影院里屏摄的傻逼要高尚。
-
湛江烤鸡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9-10-15